1 / 11
文档名称: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请书》.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请书》.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请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登记号批准号项目类别(上述内容由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填写)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请书项目类别学科分类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申请人所在单位填表日期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3 年5 月修订申请人承诺本人承诺对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如获准立项,本人承诺以本表作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和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相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并取得预期研究成果。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有权使用该项目成果中的有关数据和资料。申请人(签章): 年月日填表说明一、年度项目类别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三类。二、学科分类选择下列一个填写: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 党建、经济学、社会学、传播学与新闻学· 图书情报、教育学、文学· 语言学、艺术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其他学科按相近原则归并到前述相关学科。三、申请人所在单位填写全称, 不填写二级单位。如“重庆大学”不能填“重大”,也不要写二级学院。四、项目组成员最多 9 人,均应实际参加并完成部分研究工作,其中主持人 1 人, 主研人最多 4名,另外可以有最多 4 名项目主要参加者。五、预期成果即最终研究成果形式, 分为 A. 学术专著; B. 系列论文; C. 研究报告( 含调研、咨询、论证三类),在“预期成果”后空格内填写相应字母即可。预期成果须符合《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规定的数量和质量方能结项。六、申请书( 包括“项目论证活页”) 用计算机填写, 报送电子文档和 5 份纸质件。用 A3 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七、“预计完成时间”建议在: ×××× 年3月 31 日( 6月 30 日; 9 月 30 日; 12月 31日)。八、本申请书一经正式批准,即行生效。在执行过程中,如需修改申请书中某些条款,须按要求填报《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要事项变更审批表》,经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方能生效,否则视为违约。一、项目组成员基本情况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专长最高学历最高学位担任导师工作单位移动电话固定电话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E- mail 项目主研人(限 4 人)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专长本人签名工作单位项目主要参加者(限 4 人) 第一推荐人姓名专业职务工作单位第二推荐人姓名专业职务工作单位预期成果 A. 学术专著 B. 系列论文 C. 研究报告字数( 万字) 申请经费(万元) 预计完成时间年月日二、项目论证 1. 本项目依据 2013 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选题指南中的哪条设计。 2. 本项目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3 .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4 .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其他成员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5. 研究的成果预期形式。限4 000 字以内。(注意:此处填写与《项目论证》活页的要求有区别,请看相关要求。) 注: 前期相关研究成果中的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学术专著、系列论文、研究报告( 含调研、咨询、论证)】、成果数量要与《项目论证》活页相同, 活页中不能填写的成果作者、发表刊物或出版社名称、发表或出版时间等信息要在本表中加以注明。不能填写与本项目研究无关的成果; 主持或参加的各类项目不能作为前期成果填写;项目负责人、主研人和主要参加者的成果要分开填写。项目负责人的成果不列入参考文献。三、完成项目研究的条件和保证 1. 项目负责人的主要学术简历; 2 .申请重点项目的负责人主持完成的省(部)级项目情况; 3. 项目负责人、主研人和主要参加者前期相关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 4. 完成本项目研究的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等科研条件。四、预期的研究成果和项目完成后成果转化最终成果形式 A. 学术专著 B. 系列论文 C. 研究报告预计结项时间年月主要阶段性成果序号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成果形式承担人项目最终成果序号完成时间最终成果名称成果形式预计字数参加人项目完成后的成果转化(预期在项目完成后的研究成果转化: 1. 出版著作和发表核心刊物论文; 2. 提供决策参考; 3. 参加国际或全国学术会议; 4. 培育人才; 5. 各类媒体、网站等的宣传; 6. 学术讲座和交流; 7. 成果普及等。) 说明: 若获准立项, 预期研究成果请慎重填写:1. 填报的“主要阶段性成果”须按期完成并报送市社科规划办( 提交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档);2. 填报的“项目最终成果”与鉴定结项时提交的最终成果是否一致, 是市社科规划办同意鉴定结项与否等的重要依据之一;3. 研究成果须达到《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第二十七、二十八条规定的条件方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