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脑出血患者地护理要求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脑出血患者地护理要求措施.doc

上传人:511709291 2021/12/14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脑出血患者地护理要求措施.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word
word
- 2 - / 14
word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
脑出血〔ICH〕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
【病因】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非创伤性颅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伴发脑小动脉病变,血压骤升使动脉破裂所致。其他病因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炎,抗凝治疗、溶栓 治疗可并发脑出血。
【临床表现】
脑出血多在白天发病,如情绪激动、活动过后、酒后或排便用力时,血压突然急骤升高,致脑血管破裂大量出血而发病,以囊出血最多见。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呕吐〔颅压增高〕,迅速出现意识障碍。出血越多,意识障碍越重,鼾声呼吸,可伴有抽搐和大小便失禁,同时可有上消化道出血〔胃应激性溃疡〕。体检;颜面潮红、意识障碍、脉搏慢而有力,血压可达(200mmhg)以上,出血常损伤囊而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同向性偏盲〔称“三偏征〞〕。当清醒后可检出瘫痪肢体肌力减弱、腱反射消失〔急性期〕,数天后瘫痪肢体肌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多因大量致颅压增高、短期迅速形成脑疝而死亡。脑桥出血轻者仅有头痛、呕吐,重者表现为出血灶侧周围性面瘫,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称交叉瘫。当出血波与两侧时可出现四肢瘫,瞳孔呈针尖样。小脑出血表现为眩晕、呕吐、枕部头疼、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急骤,常在活动中突然发病,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
word
word
- 3 - / 14
word
【护理措施】
1加强防止加重出血的护理:〔1〕绝对卧床休息:少搬动,防止牵刺头部,头偏一侧,头部抬高5—30°面瘫侧向上。〔2〕防止血压增高;防止剧烈咳嗽,打喷嚏,躁动,用力排便 等,遵医正确,应用降压药物。〔3〕加强病区空气与环境管理 保持室空气新鲜流通,开窗通风,2次/d,室温控制在20~22 ℃,湿度60%~70%。防止患者受凉,因寒冷可使患者气道血管收缩、黏膜上皮缺血缺氧,抵抗力下降,细菌容易侵入。流感流行时限制或减少人员探视,以防交叉感染。
2病情观察
。脑出血患者瞳孔的观察十分重要,它是反映颅高压危象的最重要的指标。观察双侧瞳孔是不等圆,与其对光反射的灵敏程度,假如双侧瞳孔缩小固定,形状规如此,对光反射消失,如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桥出血所致。如果双侧瞳孔散大直径在6cm以上,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如此是脑干损伤或是小脑扁桃体疝形成。
。意识改变反响病情的恶化与转归,是判断病情进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脑出血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从昏睡、意识朦胧、嗜睡到昏迷,程度不等,昏迷快而深者应考虑侧性出血,脑干出血或大量出血,昏迷浅者见于脑叶出血。与时的诊断与与时做出的相应处理,对病人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谈、对话以与患者对疼痛的敏感程度等方面来准确的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程度。
word
word
- 3 - / 14
word
。认真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可协助诊断病情,与时进展处理。有的患者出现高热,甚至超高热,是由于体温中枢调节障碍引起。患者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大,血压升高提示有颅压增高现象。还要准确记录血压变化;脑出血急性期多伴有高血压,血压越高越会加重脑出血与发生脑疝的可能性。
。脑出血术后还要观察术区切口敷料与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有无脑脊液外漏现象。如引流出血液为鲜红色、量大,提示有再出血的可能。
急性期家属与病人的注意力在抢救生命上,而在康复期如此往往急于功能恢复,要求很快自理,甚至去工作。要求用新药、新方法治疗者颇多;有局部病人表现悲观、失望,精神抑郁。因此,要多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身残志不残、身残也要志坚;要实事地对待自己的疾病和功能,努力争取得良好的预后。要与医护人员、家庭配合好,共同战胜疾病。“既来之,如此安之〞。否如此,急于求愈,如此容易急躁,反而恢复不利。
word
word
- 5 - / 14
word
4饮食护理。严格掌握进食的时间和方法
〔1〕在发病24 h,暂禁食,由于脑血液循环障碍,致使消化道功能减退,进食后会引起胃扩、食物滞留,压迫腹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加之患者常伴有呕吐,易造成吸入性肺炎。 24 h后仍昏迷者,给予39~41 ℃的流质鼻饲,鼻饲速度﹤25 ml/min,通常每天鼻饲总量以2 000~2 500 ml为宜。鼻饲前应先检查胃管是否在胃,鼻饲前后应抬高床头20°~30°,为防止鼻饲物反流,鼻饲前应翻身,吸痰,鼻饲速度不宜过快,每次鼻饲量200 ml,鼻饲后短时间尽量不翻身、吸痰,以免引起呕吐。
〔2〕 神志清醒者鼓励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