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2014年东风风行景逸X5(1.6L)音响系统电路图.pdf

格式:pdf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4年东风风行景逸X5(1.6L)音响系统电路图.pdf

上传人:qujim2013 2016/7/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4年东风风行景逸X5(1.6L)音响系统电路图.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章敦煌藏经洞艺术品第一节藏经洞艺术品内容概述公元 1900 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偶然发现, 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二十世纪最为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也是人类文化艺术史上永载史册的大事。但是极其不幸的是流沙石室藏书的出土, 出不逢时, 当时正值内忧外患, 清政府奴颜婢膝, 八国联军侵华, 在新疆甘肃境内有众多的所谓西方探险家活动, 也就注定了藏经洞物文献文物的不幸遭遇。石室的开启,引来了当时正活动在新疆一带的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本大谷探险队、俄人奥登堡等, 他们先后来到莫高窟, 通过各种欺骗的手段, 从可怜而愚昧的莫高窟下寺主持、即藏经洞的发现者和保管人王道士手中劫走了大量的经卷文书,藏经洞文献文物从此四分五裂,流散于世界各地。本这里只就有关藏经洞发现的艺术品作一简略介绍, 因为这也是敦煌艺术所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藏经洞艺术品主要仍是先后不同时期产生并流行于敦煌地区的绘画品,如有绢画、麻布画、纸画,也有丝织物如彩幡、刺绣等, 又有木雕艺术品。需要说明的是, 藏经洞这些艺术品的发现大多为极其珍贵的艺术品, 因为由于这些艺术品特殊的质料在历史时期是相当难以保存下来, 更何况是保存有内容和数量如此丰富、历史如此悠久的绘画艺术品,在国内外其他各地极其少见,因此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一、稀世珍宝——“藏经洞”绢画、麻布画绢画是指绘制于绢上的图画,麻布画是指绘制于麻布上的图画,这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一种常见形式。藏经洞发现绢画共计约有近四百副左右, 麻布画共计约有二百副左右, 这些绘画品现主要分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印度新德里国立博物馆和法国巴黎吉美博物馆三处, 俄罗斯也有为数不少的藏品, 另在中国各地、日本、美国等地均有数量不等的收藏。这些绘画品时间可上至初盛唐, 下至宋中晚期。绘画内容与题材几乎包括了敦煌石窟壁画艺术所包容的内容与题材, 有尊像画、经变画、说法图、佛教史迹画、佛传故事、世俗供养人等等。大小不等,巨副画可达二三平方米,小者有仅具几平方厘米的,但均保存完好, 色彩鲜艳如初。从艺术的角度来讲,敦煌绢画和麻布画,大多为上乘之作,线条刚劲有力,著色适当、协商, 在艺术成就上是和敦煌壁画艺术不相上下, 二者无论在内容题材, 还是表现方式, 构图经营、笔法用色等方面均相一致,显示了敦煌壁画和敦煌绢画、麻布画等共同为敦煌绘画艺术不可分割的关系与性质。敦煌绢画和麻布画的产生,主要是用于供养,是供养人用于进行还愿、敬佛、礼拜而作,这我们可以从画面上所画的供养人和供养人题记得以证明, 也可以从大量的幡画作品中得到表现, 因为彩幡是专门用作寺院供养的物品。二、珍贵的画史记录——敦煌纸本画在藏经洞遗画中,又有约二百多副纸本画,分藏于大英博物馆、英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巴黎吉美博物馆、印度新德里国立博物馆、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及国内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处机构单位, 也就是说有敦煌遗书的地方就有敦煌纸本画的可能性。敦煌白画, 不仅是敦煌遗画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敦煌绘画艺术大家庭的一员, 也就是说敦煌壁画、敦煌绢画、敦煌麻布画、敦煌纸本白描画几者共同构成辉煌灿烂的敦煌绘画艺术。这些白画资料大多是散布在藏经洞文献当中, 因为有相当一部分白描画是画在佛经等经卷文书的背面, 当然并非全都如此。敦煌白描画若以题材内容和表现方式并性质来划分, 大体可分为专门用于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