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农家乐促发展.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家乐促发展.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家乐促发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调查报告题目以“农家乐”促发展——临安市乡村度假旅游发展现状调查姓名学号分院专业班级指导老师摘要旅游业是临安市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 链式市旅游业经过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以“农家乐”为重点的乡村旅游蓬勃兴起, 成为旅游业又一亮点。本文通过对临安“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形成、发展、现状和意义进行了论述, 采取了多种调查手段, 向有关部门、企业、从业者进行咨询, 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目录题目: 以“农家乐”促发展——临安市乡村度假旅游发展现状调查主体: 1.“农家乐”乡村旅游的形成、发展、现状; 2.“农家乐”乡村旅游的意义: 一是促进了农民转移就业; 二是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三是推进了农村面貌的改善; 四是带动了乡村文化的发展; 3.“农家乐”乡村旅游的现在存在的问题: 一是盲目开发,监管欠缺; 二是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安全与环保等问题仍十分突出; 三是服务人员素质较低,经营理念落后; “农家乐”乡村旅游的问题提出的见解; 。以“农家乐”促发展——临安市乡村度假旅游发展现状调查目前,在我国,对乡村旅游的普遍认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集中体现为花开正艳的“农家乐”。基本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以次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临安市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天目山脚下的天目村。 1984 年,杭州某工厂工伤病人每年到天目山脚下农家修养 1、2个月,带来了其亲属、朋友共同享受农家的良好环境、淳朴乡风。 1994 年,依托天目山优越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 接待了来自上海的老年度假游客而形成了“农家乐”旅游,至今已有 10多年的发展历史,可称之为临安乡村旅游的自然发展时期。 2003 年8月,围绕省委、省政府和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关于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的战略部署,临安市依托全市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结合旅游产业的发展特点,以建设休闲度假胜地为目标,立足景区(点)、村的联动, 选择旅游景区(点)所在地的村或生态优势明显的村,开创性地提出了大力实施旅游特色村的建设。旅游特色村的建设,不仅改善了临安市农村“脏、乱、差、散”的现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与生活质量,也进一步完善了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家乐”乡村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市已有 38个村, 301 家农户从事“农家乐”经营活动,总床位量达到 5422 张,初步形成了太湖源、天目山、大峡谷、大明山、柳溪江等五大乡村旅游度假区。 200 9 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人次达 65万人,农民人均增收 6000 元以上。如太湖源镇的白沙村,在旅游特色村建设中,贯彻了“村在景中,景在村中,村景交融”的建设理念,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不仅成为临安市第一个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也带动了“农家乐”产业的快速发展,“农家乐”经营户由整治前的 10户增长到现在的 52户, 200 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