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文档名称:

急性肾小球肾炎 (3).ppt

格式:ppt   大小:2,710KB   页数:5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急性肾小球肾炎 (3).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1/12/27 文件大小:2.6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急性肾小球肾炎 (3).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急性肾小球肾炎(3)
第一页,本课件共有55页
[概述]
定义:指一组病因不一,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多有前驱感染,以血尿为主,伴有浮肿、少尿、蛋白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球疾病。
第二页,本课件共有55页
二、发病情况:
年龄:多发生于5~14岁儿童,因学龄及学龄前儿童活动增多,感染机会增多,而小儿肌肤娇嫩,易受感染。男女比例约为2﹕1。
病情:轻者除实验室检查异常外,临床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出现并发症(高血压脑病、急性循环充血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发病季节:四季均可发病。秋冬季发病较多,呼感——冬春,脓皮病——夏秋。
第三页,本课件共有55页
小儿发病特点: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占绝大多数,链球菌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其次为皮肤感染,其他细菌如肺炎双球菌,金葡菌,病毒如柯萨奇,腮腺炎,乙肝等。
病程: 6个月-1年。
预后:预后大多良好。
第四页,本课件共有55页
西医

目前认为急性肾炎主要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中的致肾炎菌株感染有关,所有致肾炎菌株都有共同的致肾炎抗原性,包括菌壁上的M蛋白内链球菌素和“肾炎菌株协同蛋白”。
主要的发病机制为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炎症病变,包括循环免疫复合物和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学说。此外,某些链球菌株可通过神经氨酸苷酶的作用或其产物,与机体的免疫球蛋白结合,改变其免疫原性,产生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而致病。
第五页,本课件共有55页
第六页,本课件共有55页
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病理属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光镜下肾小球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整个肾小球增生、肿胀,细胞成分增多,毛细血管腔狭窄。电镜下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着,特别是上皮细胞下的“驼峰”状沉积为本病的特征。免疫荧光检查可见沿肾小球毛细管袢和系膜区有弥漫性的颗粒状IgG和C3和备解素的沉积。
第七页,本课件共有55页
病理
正常肾小球毛细血管模式图
第八页,本课件共有55页
病理
,1998年
第九页,本课件共有55页
病理
HE×1000 毛细血管内皮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在油镜下观察可见渗出的中性粒细胞
第十页,本课件共有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