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药物安全性评价word
一、药物安全性评价概述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 的生理机
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 药饮片、中成药、
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 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 品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新药研发程序
1、探索和筛选:应用常规的药理学方法检测化合物的药理学活性,超过活 性标准 即可认为有活性;通过早期毒性筛选尽量排除可能有问题的化合物,从而 增加测试化合物
的数量,减少实验动物的用量和扩大给药剂量的范围。
2、非临床研究:实施符合 GLP标准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生物利用度评价 及药代
毒代动力学研究。
3、临床研究:I期:证明人类对该药物的耐受性并确定其在人体体内的药 物代谢动
力学特性。II期:确定药物的量效关系。Ill期:临床药效学试验(全面、 多中心、大量患 者参与)I期、1【期、III期临床试验应符合 GCP标准。
4、申请新药注册:《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5、新药上市: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并进行符合 GCP标准的IV期临床试 验
安评的起源最早提由药物安全性评价是缘于 20世纪全世界由现了许 多严
重的药物中毒事件。
1、磺胺融剂事件(30年代,美国)a、1937年,美国一家公司的主任药师 瓦特金
斯(HaroldWotkins )为使小儿服用方便,用二甘醇代替酒精做溶媒,配制口服液体制剂, 。b、未做动物实验,在美国田纳西州的马森吉尔 药厂投产后,全部进入市
场,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c、到这一年的9? 10月间, 美国南方一些地方开始发现患肾
功能衰竭的病人大量增加,共发现 358名病人,死亡107人(其中大多数为儿童),成为
上世纪影响最大的药害事件之一。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2、有机锡中毒事件(50年代,法国)a、烷基锡化合物可引起多起中毒。 b、
1954年在法国用于治疗皮肤化脓很有效的 Stallion药物,这种药物中含有 作为不纯物的
10%三乙基锡碘化合物,有 1000人服用这种药物,有约 100人死 亡。C、其中毒事件的 原因物质就是三乙基锡。
“沙利度胺”反应停事件 (60年代,德国)a、1957年10月,反应停正 式投放 市场,作为一种“没有任何副作用的抗妊娠反应药物”,成为“孕妇的理 想选择”。b、
1960年,有医生发现新生儿畸形的发生率与沙利度胺的销售量呈 现一定的相关性,之后
的毒理学研究显示,沙利度胺对灵长类动物有很强的致畸 性。c、1961年11月,撤回联
邦德国市场上所有反应停,不久其他国家也停止 了反应停的销售,期间由于沙利度胺有万
余名畸形胎儿由生。
4、氯碘喳嘛事件(70年代,日本)a、氯碘喳麻是一种有机碘化合物,作 为治疗阿
米巴痢疾及预防旅行者腹泻的常备药,并认为本品极少被肠道吸收和毒 性最小。b、日本
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现一些“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患者 ,其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
继有双足麻木、刺痛、寒冷、无力,进而发展为瘫痪(约 占5%) o c、1969年发展到顶 峰,一个月竟有300例新病人发生。d、日本禁用 此药后,"亚急性誉髓视神经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