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09居住区道路组成研究报告.ppt

格式:ppt   大小:5,696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09居住区道路组成研究报告.ppt

上传人:坚持 2021/12/31 文件大小:5.5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09居住区道路组成研究报告.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详细规划原理
徐轩轩
本次课内容
居住区道路组成及分级
居住区道路的功能
居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的延续,也是城市道路的末稍之一,它具有道路交通的普遍功能,首先满足居民各种出行需要,使他们顺利地到达要去的地方。
居住区道路具有与城市道路不同的要求,如果我们把城市道路比喻为人体的动脉,那么进入小区的道路就犹如毛细血管,因而居住区和小区的道路不能象城市道路那样四通八达、畅通无阻,而应视为居住空间的一部分。交通环境不仅关系到居民的日常出行行为,而且与居民的邻里交往、休息散步、游戏消闲等密切相关。因此,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要结合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分析居民的出行规模和交通方式,生活,搞好道路的规划和设计。
住宅区的交通方式一般选择
交通方式按照采用的交通工具分为机动车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和步行交通三种。
居民在选择交通方式的时候的基本要素是交通距离。
影响交通距离与交通方式的相关关系的因素有体能、交通时间和交通费用三类。
不同的人在其选择时对三类因素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如老人、儿童、青少年---体能
低收入者—费用
高收入者—时间
绝大部分情况下,在比较短的距离内(500-1000米),步行是大部分居民首选的交通方式。
距离较长的出行(一般在7公里以上),采用机动车作为交通工具。
在1-7公里之间范围内,自行车交通是大部分拥有自行车的居民的主要交通方式,尚未拥有自行车的居民以及老人、儿童,机动车仍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住宅区的交通特征与类型
呈现出明显的生活性特征。
居住区交通
通勤性交通
生活性交通
上下班,上下学等
服务性交通
应急性交通
购物、娱乐、休闲、交往等
垃圾清理、搬家、邮件
消防、救护等
住宅区的交通特征与类型
在满足基本通行的情况下,保证安全并最大限度的避免对居民生活方式的干扰。
居住区交通
通勤性交通
生活性交通
服务性交通
应急性交通
最大限度的达到安全、便捷、便利、舒适的要求。
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形式
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的形式应根据地形、现状条件、周围交通情况以及规划结构等因素综合考虑,而不应只追求形式和构图。居住区的道路系统根据不同的交通组织方式基本上分以下几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