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知识链接
小说概念及三要素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第一页,共40页。
1.小说的情节结构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主旨的。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
三要素
第二页,共40页。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三要素
第三页,共40页。
3.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也有重要的关系。
社会环境是重点,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三要素
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
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第四页,共40页。
考纲总揽
①分作品析结构(主要指情节)、 概括主题
②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㈠ 分析综合
㈡ 鉴赏评价
㈢ 探究
小说 阅读
①体会作品重要语句 品味精彩语言
②欣赏小说形象 赏析小说内涵 领悟小说魅力
③评价小说作者的价值判断及审美取向
[注] 由于受篇幅的限制,适合作高考阅读材料的并不多,对长篇、中篇小说只能节选;短篇小说,只能改编;最适合作考材的就是小小说。
第五页,共40页。
考情分析(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小说文本考查情况统计表)
第六页,共40页。
第一讲 情 节
第七页,共40页。
概念把握
什么是小说的情节?
情节是小说中用来表现主题和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事件,㈠起着展开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㈡同时又有自身的特点与艺术,(如小小说的情节设计大多特别巧妙,常用“突转”技巧:或在结尾处奇峰陡起,动人心魄,或在高潮处戛然而止,引人深思)
第八页,共40页。
传统模式
以时空为本体,按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按排情节,是一种线型结构。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
①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如《枪口下的人格》)
②摇摆模式:即“一波三折”式,这种情节往往扣人心弦,极具魅力(如《变色龙》)
③“欧.亨利”式:情节发展出乎意料却又合乎情理,即在结尾处出其不意的揭露真相。(如《项链》)
㈠小说情节的结构模式
第九页,共40页。
(作用)
㈡小说情节的构成要素
抓住线索是把握故事情节的关键,它可能是:
①人物或事物 (如《我的叔叔于勒》《项链》)
②景物描写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③小说的事件
④主人公的情感走向
⑤故事的时间、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作品的线索具有明线暗线“双线”发展的特点 (如《药》)——此亦为热考点之一
①照应 ②悬念 ③过渡 ④伏笔 ⑤铺垫 ⑥点题等
第十页,共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