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幼儿舞蹈编排与排练
一、小班舞蹈的创编
(一)动作简单且有一定的情趣
小班幼儿的神经中枢的发育及肢体动作的发展都还不完善,上肢与下肢动作的
配合协调性及对动作的接受、掌握也就相应差,因此在创编小班舞蹈时,动作
尽量简单。上肢在摇动同时,下肢动作不要太大。在小班第一学期可适当地加
入一些简单的舞步,如:小碎步、小跑步、踵步、双脚一齐跳等。到第二学期
可加入滚动步、进退步及一些其随意的舞步,如:小丁字步、连续跳等。动作
简单,孩子易学会,这对初学舞蹈的幼儿来说,他们不会产生厌倦恐惧的心
理。另外,动作要一定的情趣,如果一味地强调某种正规的动作,这会影响他
们学的兴趣,稍加点情趣,效果就不一样。如我在创编《唐老鸭》这个舞蹈
时,在鸭子左右摇摆走路的停顿上,加一些前挺肚子后撅屁股,再加上小撅撅
嘴,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仅喜欢跳这个舞,而且会表演的淋漓尽致,形象到极
点。
(二)舞蹈要有一定的情节内容
舞蹈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仅仅是舞蹈,更深入的应该说是一种游戏,或者说是
一个正在表演的故事,小班幼儿感兴趣的不仅是舞蹈动作,更感兴趣的是它的
内容情节。单纯的舞蹈动作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而内容情节才会真正深入他
们的心灵,感化他们的情操,他们才会用动作把他们心理的真正想法表现出
来,舞出他们的感情,舞出舞蹈的内涵。因此,我在创编舞蹈《欢庆》时,更
多地加入了内容情节、且有人物角色的表演,孩子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随着
故事情节的深入表演,他们跳着不同的动作,音乐虽然很长,但孩子们却始终
都很投入,动作到位、节奏准确,从开始学舞蹈到最后的演出,孩子们一直没
有厌倦过,这对小班幼儿来说,很难得。继而我和同事一起创编的《小毛
驴》、《小蒙古》孩子们都很喜爱。
(三)音乐欢快、节奏鲜明、结构脉络清晰、情绪风格特点突出小班幼儿对音乐
的欣赏还比较简单,只能欣赏音乐的表面对其中的内容还听不懂。他们比较喜
欢欢快、活波、节奏鲜明的曲子,这对他们来说易于接受,也符合他们的年龄
特点。动作与音乐的结合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为好的动作配适合的音乐,而是为
好的音乐配合动作。孩子们因为喜欢音乐,受音乐的感染而加入动作的,是通
过听觉神经对动作神经的一种刺激。另外,我们老师录制的音乐曲子的效果要
好,否则会影响孩子们舞得情绪。这两年,在创编小班舞蹈时,特别注重了这
一点。如《欢庆》的曲子《喜庆秧歌》、《天竺公主》的歌曲《天竺公主》、
《葫芦娃》中的《葫芦金刚》等,都是一些孩子们比较喜欢的音乐,自然在这
种音乐下创编的舞蹈,它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四)让孩子们参与舞蹈动作的创编
孩子虽小,可他们对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与主张。画画时他们可以不画老师教
的,而是自己想画的东西;剪纸时你教剪苹果,他们会剪出各种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