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共 27 页
·改善提案的宣扬工作,改善提案的整理、存档等工作; ·改善提案活动实施的总结、相关制度的制定与完善; ·改善提案活动经费管理、嘉奖活动的组织与主持。
·改善提案内容与现行的作业标准、加工标准有冲突时,应先经相关人员确认后,列出临时标准后实施,实施达到预期效果后修改现行标准。
·为了营造各部门内公允、合理竞争的环境,各级评审担当者及改善者本人(或团体)
须保持高度素养,对改善提案的评审必需遵循公允、公允、公正的的原则。 ·团体提案以主导人员(以组长负责)为主体进行评审。
改善提案评审由改善提案促进会依据以下改善提案评定表进行分类汇总,然后按各类别进行评定。评审总共4项计100分,依据改善提案内容及评定基准赐予评定分数,合计后为最终得分。评审为体现全员的统一平台,按改善提案提出者的工作业务内容及工作范围划分为四大类别进行评审:
(1)创新度(25分) ·必需是本期提出的;
·在此之前没有类似的作业方法、加工方法或管理体制等;
·能更高层考虑问题(即超出本职工作范围)可考虑加分,提倡全局意识; ·对本职工作没做到位而进行更正的提案,得分有折扣; ·改善提案对某领域具有改善、改革的促进作用。 (2)可实施性(20分)
·最好能体现实际价值,能产生经济效益; ·不能实施,但特别有创意也可以参与提案;
·两个方案实施效果相同(但提案者不属于同一部属内),应考虑实施难度。 (3)实施效果(35分)
·依据投入产出的经济性原则计算改善效果;
·改善效果要有数据说明,具有可操作性和衡量性;
·品质改善时,可从合格率、直行率、不良品金额等方面来衡量。 (4)可推广性(20分)
·改善方法可否运用于其他工程或其他品种;是否可以在部门内或公司水平绽开,若可以,则依水平绽开范围进行评定;
·改善后提案方法可否实施标准化。
·凡提交改善提案者都将得到不同程度的表彰、嘉奖;
·全部改善提案都将参与2月一次的部门评审(终审)活动; ·改善提案据提案工作内容实行分类表彰和嘉奖:
·依据评审分类确定改善提案的等级,优秀提案将获得部门表彰和嘉奖;
·全部改善提案将参与半期一次的最有价值提案奖、最具创新提案奖、最佳提案奖及最多提案奖活动;
·改善提案(提案件数、提案质量)将作为期末绩效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同时与晋升、外派培训挂钩;
·全部参加改善提案的人员及相应的提案内容都会以板报形式进行宣扬。 :
最终评审后的改善提案由IE部门完整保存,保存期为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