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XX 年崂山三官殿导游词多篇
“三官 ”实际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 3 位部落首领尧、舜、禹的化身。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崂山三官殿导游词,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崂山三官殿导游词范文 1:
崂山三官殿是崂山最早的道教庙殿, 其布局工整,有三进殿。此殿建于西汉建元元年 (前 149 年 ),由道士张廉夫来此所建。三官分别为天官、 地官和水官,实际上即古代三位圣贤尧、 舜、禹。此殿属单檐硬山式砖式结构, 顶部覆一黑色筒瓦和板瓦, 匾额为木雕篆书长方形,属标准的宋代建筑。后虽多次翻修,但基本保
持原风格。虽不富丽堂皇,却也古朴典雅,具道家返朴归真之风骨。
殿内外有大量古代名树, 尤一大门外不远处的一株圆柏为最古,此树高 18 米,胸围 3 米多,树龄已有 2100 年,传为此殿建造人张廉夫所亲手栽植。 近依然生机盎然。 殿内三进门大门两侧,各有一株银杏, 均高 25 米以上, 树龄 1000 多年,系宋太祖赵匡胤赐封崂山道士刘若拙重修太清宫时所植, 殿内还有数株山茶树,树龄也有 400 多年,其中尤一三宫殿大堂两侧的山茶 (耐冬 )最为著名,东侧一棵山茶,高近 7 米。树龄已逾 600 年,系明代道士
1 / 4
张三丰渡海自长门岩上移植而来。 国内植物学界对此树给于很高评价,因为此种树即使在云南等南方, 就其树龄和长势也极为罕见。
更为令人称奇的是, 每当冰天雪地的隆冬季节, 此树却万花
怒放,树身像落了一层厚厚的红色积雪。 清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来崂山在此小住,对这一奇景感慨万分,灵感由此而发,其脍炙人口的名篇《聊斋志异 ·香玉》中之 “绛雪 ”花神即指此树。这一山茶的知名度亦越来越高。 殿外还有一株山茶的名贵品种 —— 重瓣白雪塔,树龄 400 多年,其与 “绛雪 ”一红一白,交相辉映,争奇斗艳,为隆冬季节太清宫别具之景致。
崂山三官殿导游词范文 2:
三官殿的正门是在东边,门朝东开。正门为什么朝东开呢 ?
这原来是表示 “紫气东来 ”的意思。《道藏》 中记载:道家的始祖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 关令尹喜远远看到一团紫气从东方滚滚而来,就在路边迎候,果然迎到老子,于是留请而拜之。 老子与他交谈,觉得很有缘分,便著经书两卷赠给了他。 此经就是流传至今的 《道德经》。
此后, “紫气东来 ”便成了民间迎神求吉的高雅用语。正面主
殿属单檐硬山式砖石结构的殿堂,顶面覆盖黑色板瓦和简瓦 ;匾
额为木雕篆书体, 长方形,为标准的宋代建筑风格。 殿内供奉 “三官”神像,分别是天官、地官、水官。
2 / 4
“三官 ”实际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 3 位部落首领尧、舜、禹的化身。传说尧生有八彩眉毛,因敬天爱民,上应天象,天下风
调雨顺,被后人尊为天官 ;舜长着双瞳孔的眼睛, 因当时民风高尚,地不生灾,他被尊为地官 ;禹因治理了水患而被尊为水官, 大禹治水的故事妇孺皆知。 主殿东西两壁是 “雷神 ”和 “真武 ”二神的画像。院内左右厢房原来都是道士们居住的地方。 院里有一块平削陡峭的巨石,上面镌刻的是明万历三十一年 (1603)关于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