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督查-怎样把情况搞清楚.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督查-怎样把情况搞清楚.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15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督查-怎样把情况搞清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督查——怎样把情况搞清楚张眭陈云同志有句名言:“难者在弄清情况, 不在决定政策。”这话用在督查工作上, 也是恰如其分的。可以说, 对真实情况把握不准甚至没弄清楚,推动决策的落实也就无从谈起。所以, 在当前情况下, 督查遇到的最大困难, 就是了解真实情况难。这里, 既有了解事件真相难, 也有了解事件处理的真实情况难, 还有了解上级决策和领导批示落实的具体情况难等。因此, 要创新督查方法, 首先要创新获得真实情况的方法和手段。这里我结合古今中外通过调查、暗访、走访、抽查等各种手段来掌握情况的事例, 探讨一下创新督查方法的问题。方法之一:摸真情,讲真话,动真格。明代天顺、成化年间,宦官、外戚、功臣占田成风,农民流离失所, 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成化四年( 公元 1468 年) 三月二十四日, 明宪宗朱见深根据朝臣的建议, 发了一道严诏, 要求各级官员严格把关, 不论任何人以任何理由请求赐田,都一概不得批准;对以前所占的田,也要进行清查,看看到底是荒地还是农户的田产。当时, 老百姓见皇帝出面替他们做主了, 无不拍手称快。户部官员也摩拳擦掌, 打算认真清理一番。谁知仅仅过了几天, 户部就于四月一日接到皇帝第二道诏书:将涿州庄田六十二顷赐给周太后的长弟周寿。前一道诏书墨迹未干, 这第二道诏书就把它变成一纸空文,朝令夕改,皇帝的命令皇帝自己来破坏,这成何体统! 户部便顶着不办,但传旨的宦官却悄悄透露了一个信息:这件事是太后逼着皇帝干的, 如果不办, 太后肯定和皇帝没完。皇帝是孝子,你们看着办吧! 既然如此, 户部当然不能使皇帝为难, 便如数给了周寿六十二顷土地,不过在赐田诏书中特意加了一句:“下不为例。”即其他人不得与周寿攀比。然而朝廷里谁都知道,这几个字只能管住没有关系背景的人, 对那些功臣外戚根本没有约束作用, 效法此事的人接踵而至。一年后, 周家老二周彧更是狮子大开口, 一次就要求赐予武强、武邑两县“空闲”田地六百余顷。明宪宗这回可是真正伤脑筋了:不给吧,不行; 给吧, 又没法向天下交代。于是他让户部派人去调查核实, 看看周彧所要的田地是否真是“闲田”。意思不言而喻: 若是“闲田”, 就给周彧; 不是“闲田”, 则对不起, 只有得罪母亲和二舅了。户部派去的官员是一位姓戴的主事(秘书) 。戴主事办事很认真,亲临现场察看,举目望去,尽是快要收割的麦子, 哪里是什么“闲田”。戴主事觉得难办了。后来, 他通过仔细核查和丈量, 终于查出偷漏税收的田地七十四顷, 并将其收归公有。戴主事将核实结果上报, 并提出了处理意见: 周彧所要全是良田, 是百姓的产业, 不应赐给; 即使要给, 也只能给那七十四顷偷漏税收的田地。周彧对这个结果大为不满。但他对户部没办法, 只能通过姐姐周太后继续向外甥施加压力。明宪宗无奈, 就派了相当于现在的厅局级干部的刑部郎中彭韶和御史季琮再去实地核查。彭韶也是秘书出身, 此人性格刚直不阿, 办事公道秉正, 他和季琮到了武强、武邑后,调查发现这些田地全部是百姓的产业, 马上回朝据实禀报。彭韶上疏自劾说: 那六百余顷田地自古以来就是当地百姓的祖业,外戚岂能强夺百姓的口粮田。小臣实在不忍“夺小民衣食,附益贵戚”,因此“请伏奉使无状罪”,也就是请皇上治自己因说了真话而无法完成使命之罪。彭韶使出这种甘愿自罚的手段,不仅把众大臣惊呆了, 连明宪宗也暗自击节, 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