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木兰诗》3.doc

格式:doc   大小:9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木兰诗》3.doc

上传人:wc69885 2022/1/22 文件大小:9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木兰诗》3.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1
善教 善导 善研·善学 善思 善行
七年级语文“学·习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语文
教师
主备人:冯卫卫
上课时间

课题
《木兰诗》3
学的目标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1
善教 善导 善研·善学 善思 善行
七年级语文“学·习课堂”教学设计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语文
教师
主备人:冯卫卫
上课时间

课题
《木兰诗》3
学的目标:1、探讨《木兰诗》主题
2、分析诗歌写法上的特点
习的内容:检查背诵
课前育人:“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出门时必须告知父母,或征得父母亲同意方可出门,回来时必须面见父母,及时免去父母的牵挂。日常生活起居要正常而且有规律,学业不要中断,不要变来变去。
学习过程:
一、学前习
检查背诵情况(抽查)
二、学中习
(一)诗歌写法上的特点
1、详略得当
读全诗,思考这首诗是怎样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2、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
对偶、排比、互文
举例: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虚指),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木兰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的情景,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的急切操办而又井然有序。
“旦辞黄河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但,只。前后四句之间构成对偶并运用了间隔反复修辞方法。“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这两组对偶句之间,间隔反复,层嬗递进,表现出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营的荒凉地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之间,间隔反复,紧相呼应,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1
善教 善导 善研·善学 善思 善行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两句对偶: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