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休克患者的急救处理
*
2
第1页,本讲稿共23页
休克的基本概念
1
休克的分类及病因
2
休克的发展及临床表现
3
休克患者的急救处理流程
4
兴奋转为抑制,表情淡漠、感觉迟钝、皮肤黏膜由苍白转为发绀或出现花斑。四肢湿冷、呼吸浅促、脉搏细数、血压进行性下降、脉压差更小、尿量明显减小或无尿,并可出现进行性加重的代谢性酸中毒。
休克期
第14页,本讲稿共23页
2
Diagram
*
病人神志不清、无脉搏、无血压、无尿、体温不升、呼吸微弱或不规则、全身出血倾向,如皮肤、黏膜出现瘀血斑,提示已有DIC的可能。此外见鼻衄、便血、呕吐、咯血、腹胀,继之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休克晚期
第15页,本讲稿共23页
第六节 休克的抢救流程
卧床休息,头低位,开放气道并保持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
建立大静脉通道、紧急配血备血;
大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
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
留置导尿/中心静脉置管测中心静脉压(CVP),记每小时出入量(特别是尿量);
镇静:地西泮5~10mg或劳拉西泮1~2mg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如果有明显的体表出血尽早外科止血,以直接压迫为主。
血压:收缩压<90mmHg和(或)脉压差<30
四、休克患者的急救处理流程
1
第16页,本讲稿共23页
2
初步容量复苏(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双通路输液:
快速输液20~40ml/kg等渗晶体液(如林格液或生理盐水)及胶体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或羟基淀粉)100~ 200ml/5~10min
经适当容量复苏后仍持续低血压则给予血管加压药:
收缩压70~100mmHg ~20µg/(kg·min)
收缩压<70mmHg ~30µg/min
纠正酸中毒:机械通气和液体复苏无效的严重酸中毒则考虑碳酸氢钠100~250ml静脉滴注
2
第17页,本讲稿共23页
评估休克情况:
血压:(体位性)低血压、脉压↓
心率:多增快
皮肤表现:苍白、灰暗、出汗、瘀斑
体温:高于或低于正常
呼吸:早期增快,晚期呼吸衰竭、肺部啰音、粉红色泡沫样痰
肾脏:少尿
代谢改变:早期呼吸性碱中毒、后期代谢性酸中毒
神志:不同程度改变
头部、脊柱外伤史
可能过敏原接触史
血常规、电解质异常
心电图、心肌标志物异常
3
3
第18页,本讲稿共23页
病因诊断及治疗
心源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
脓毒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见“过敏反应抢救流程”)
神经源性休克
5
6
7
8
9
纠正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
若合并低血容量:予胶体液(如低分子右旋糖酐)100~200ml/5~10min,观察休克征象有无改善
如血压允许,予硝酸甘油5mg/h,如血压低,予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吗啡:
重度心衰:考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见“急性左心衰抢救流程”)
必要时动脉血管球囊反搏
积极复苏,加强气道管理
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每5~10分钟快速输入晶体液500ml(儿童20ml/kg),共4~6L(儿童60ml/kg),如血红蛋白<7~10g/dl考虑输血
正性肌力药:多巴胺5~20µg/(kg·min),血压仍低则去甲肾上腺素8~12µg静脉推注,继以2~4µg/min静脉滴注维持平均动脉压60mmHg以上
清除感染源:如感染导管、脓肿清除引流等
尽早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纠正酸中毒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新鲜冷冻血浆15~20ml/kg。~2倍,输血小板维持在(50~100)×109/L
可疑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00mg静脉滴注
保持气道通畅
静脉输入晶体液,维持平均动脉压>70mmHg,否则加用正性肌力药(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严重心动过缓:~1mg静脉推注,必要时每5分钟重复,总量3mg,无效则考虑安装起搏器
激素:脊髓损伤8小时内甲基泼尼松龙30mg/kg注射15分钟以上,/(kg·h),持续静脉滴注23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