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5 年蒙城县小麦生产形势分析摘要综述了 2015 年蒙城县夏季小麦生产形势,分析了影响产量的因素及气象要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总结了工作措施,以供参考。关键词小麦;生产形势;影响因素;工作措施;安徽蒙城; 2015 年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 ( 2015 ) 13-0074-01 2015 年, 蒙城县小麦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面对秋种小麦播期推迟的不利影响, 动员全县人民, 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依靠政策扶持、示范带动、强化指导服务, 落实关键技术, 小麦生产形势喜人, 丰收在望。 1 夏季小麦生产形势目前, 蒙城县小麦渐入灌浆期, 产量三要素中有效穗数已定局, 穗粒数基本定局, 千粒重不能确定。根据近日对各乡镇不同类型( 高产、中产、低产) 的麦田进行调查分析, 预测全县小麦产量结构: 有效穗数 万穗/hm2 ,比 2014 年增加 万穗/hm2 ,预计穗粒数为 粒,比 201 4 年减少 , 预计千粒重 g,比 201 4 年减少 g, 理论产量9 kg/hm2 ,按 85% 折产 7 kg/hm2 。全县小麦面积 万 hm2 ,与 2014 年持平, 产量比 2014 年增加 kg/hm2 , 总产 万t,比 201 4 年增加 万t ,增长 % 。 2 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 有利因素 品种布局合理。根据蒙城县早中茬面积大的特点, 生产上以半冬性类型品种为主导品种, 即以烟农 19、烟农 5158 、烟农 5286 、济麦 22、良星 66 为主, 面积 8万 hm2 , 占播种面积的 79% 。搭配使用淮麦 28、淮麦 29 、山农 17 、皖麦 56 等,面积 万 hm2 ,占播种面积的 21% 。这些品种都具有产量 8 250 kg/hm2 的生产潜力,适应性强,综合抗性好,均可在 10 月播种,合理利用当地光、热、水、土资源,生产上较安全。 施肥较为合理。全县底肥施纯 N kg/hm2 、 P2O5 kg/hm2 、 K2O kg/hm2 ,氮、磷、钾配比合理,秸秆还田量为 5 550 kg/hm2 ,能够满足产量 7 500 ~8 250 kg/hm2 小麦对养分的需求。农民的施肥水平有较大提高, 传统的“一炮轰”施肥习惯有很大改变, 测土配方施肥及氮肥后移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全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 万 hm2 , 其中统一施用配方肥面积 万 hm2 。 财政扶持力度大。 2 月,农委招标 t 尿素用于春季返青肥追施, 加强三类苗田管, 促进苗情转化升级。3月, 农委招标拔节肥 7 000 t ,用于小麦高产创建“万千百”工程拔节肥追施技术运用,避免小麦中后期脱肥早衰。 4 月,利用中央财政资金 760 万元,招标采购小麦“一喷三防”农资( 80% 多菌灵 t, 25% 吡虫啉 t ,氨基酸水溶肥料 t) ,用于后期开展“一喷三防”作业。 强化技术指导。在小麦生产的关键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