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婴儿心理学.doc

格式:doc   大小:88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婴儿心理学.doc

上传人:rovend 2022/1/28 文件大小: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婴儿心理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婴儿心理学
实践教学手册
第二章 婴儿感知觉开展
1、观察与记录
观察记录1
工程名称:三岁前儿童感知觉开展特点的实验
工程的目的和任务:
〔1〕托幼机构进行实际观察
〔2〕通过观?
2、0-3岁的宝宝都会爬向妈妈吗?
3、案例讨论
【案例1】有人说,幼儿的视力比***好,你认为这个说法对吗?
分析要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的视敏度不断提高。我国现有的研究指出:1~~,,4~5岁后,视力趋于稳定。
有测验说明,6个月以内是儿童视力开展的敏感期,这个时期如果出现发育异常,会引起视力丧失。
【案例2】许多孕妇报告,自己的胎儿〔6个月以上〕常对诸如汽车喇叭之类的大声响做出某种动作反响,如翻身、踢腿等。国外有报道:把母亲心跳的声音录下来,经过扩大,当其新生儿烦躁不安或大哭时播放给他听,新生儿很快就会安静下来。以上事实是否说明胎儿已具有听觉能力?
分析要点:以上现象只有一种解释:胎儿已经有了根本的听觉能力,而且有了听觉性记忆。因而在听到母亲的心音时,有一种回到自己熟悉环境了的感觉
【案例3】6个月以后的婴儿,看见了东西,往往抓住,放进嘴里;1~2岁的婴儿,在地上捡起一些物体,也要往嘴里送。这些现象说明什么?
分析要点:这说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口腔触觉都是婴儿认识物体的重要手段,是对手的探索活动的补充。
【案例4】
1、游戏活动中,小班的王老师对小朋友们说“举起右手〞,小朋友们都不知所措。然后王老师说“举起拿勺子的那只手〞,小朋友们都做到了。这种现象说明什么?
2、“六、一〞节快到了,教师正在中班给幼儿排节目,可是有的孩子分不清左右,老师就不断地责怪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连左右方向都分不清〞。你怎么看待幼儿的表现和教师的态度?
分析要点:根据儿童的方位知觉开展特点答复
第三章 婴儿动作开展

观察记录工程1
工程名称:三岁前儿童动作开展的观察记录
工程目的和任务:
通过观察儿童手的动作和行走动作的开展,了解三岁前儿童动作开展的特点。
工程内容:
〔1〕三岁前儿童手的动作的开展特点
〔2〕三岁前儿童行走动作的开展特点
学时数:1学时
观察记录工程2
工程名称:三岁前儿童下肢动作开展特点的观察测评
工程的目的和任务:
〔1〕托幼机构进行实际观察
〔2〕通过观察感知觉反响,以了解三岁前儿童下肢动作开展的特点
观察内容:见0-3岁儿童心理发育指标(附评定方法〕下肢动作测试局部
观察内容
动作
观察内容
动作
具体指标
观察方法及工具
通过标准
通过与否
下肢动作

匍匐爬行
当宝宝俯卧在床上时,***用玩具在前方逗引宝宝,观察宝宝是否能够用手臂支撑身体,并向前爬行。〔可以腹不离地〕
平时观察中宝宝出现上述行为一次即为通过。
手膝爬行
当宝宝俯卧在床上时,***用玩具在前方逗引宝宝,观察宝宝是否能够向前爬行,爬行时腹离地悬空.
平时观察中宝宝出现上述行为一次即为通过。

宝宝能扶物站立
宝宝扶墙或拉着***双手能否站立10秒以上
在三次观察中宝宝有一次出现上述行为即为通过。
单独站立10秒上
观察宝宝是否能在无任何外物帮助的情况下,单独站立10秒以上
三次观察中有两次宝宝能站立10秒以上即为通过
宝宝3次中能有2次独足立5秒钟
观察宝宝能否在不借助任何外物的情况下,独足站立5秒钟.
3次观察中有2次宝宝出现上述行为,即为通过。

扶着走
观察宝宝是否能扶着墙、栏杆或沙发单独行走10步以上
平时观察中宝宝出现上述行为一次即为通过
能单独行走5步以上
观察宝宝是否能在无任何外物的帮助下,单独行走5步以上
平时观察中宝宝出现上述行为一次即为通过
具体指标
观察方法及工具
通过标准
通过与否
下肢动作

匍匐爬行
当宝宝俯卧在床上时,***用玩具在前方逗引宝宝,观察宝宝是否能够用手臂支撑身体,并向前爬行。〔可以腹不离地〕
平时观察中宝宝出现上述行为一次即为通过。
手膝爬行
当宝宝俯卧在床上时,***用玩具在前方逗引宝宝,观察宝宝是否能够向前爬行,爬行时腹离地悬空.
平时观察中宝宝出现上述行为一次即为通过。

宝宝能扶物站立
宝宝扶墙或拉着***双手能否站立10秒以上
在三次观察中宝宝有一次出现上述行为即为通过。
单独站立10秒上
观察宝宝是否能在无任何外物帮助的情况下,单独站立10秒以上
三次观察中有两次宝宝能站立10秒以上即为通过
宝宝3次中能有2次独足立5秒钟
观察宝宝能否在不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