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人身触电事故处理.ppt

格式:ppt   大小:780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身触电事故处理.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2/4 文件大小:78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身触电事故处理.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身触电事故处理
第1页,本讲稿共11页
在用电安全方面我们要做到三点:做好各类电气设备、用电设备防人身触电的保护措施;培养职工掌握触电后的急救方法;开展人身触电事故案例分析教育,增强职工防患意识。
第一节、触电急救的方法
使电源侧保护装置动作,自动切断电源。但是在抛掷金属物时,应注意救护人员自身与触电者的安全,防止高压短路时电弧灼伤或造成救护者触电。
3、触电者位于高处时脱离电源:
如果触电者位于高处,则在切断电源时应防止触电者从高空摔跌。
第4页,本讲稿共11页
三、触电者脱离电源后的急救
1、有呼吸和心跳:
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如出现轻度昏迷,呼吸、脉搏均停止,则应就地静养,严密观察。如有外伤,由医生对症治疗。
2、无呼吸和心跳:
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如神志不清,意志丧失,应在10秒内判断出心跳和呼吸是否已经停止。其方法是看——看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听——用耳朵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试——用手在口鼻处测试有无呼气的气流,用手指轻试喉结旁一侧凹陷自制颈动脉有无搏动。
如果通过上述简单观察测试,发现触电者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则可判定呼吸心跳均已停止,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
第5页,本讲稿共11页
3.1、使触电者通畅气道
触电者如呼吸停止,重要的是要始终确保其气道畅通。如发现其口中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用两个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要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
欲使触电者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颏法。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的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额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畅通。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因头部抬高前倾;会加重气道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
第6页,本讲稿共11页
3.2、实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在保持触电者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触电者额头上的手指捏住触电者的鼻翼,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触电者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这时口对口吹气仍不可间断,要连续进行。除刚开始时势两次口对口吹气要大口吹气外,接下去的口对口呼吸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
第7页,本讲稿共11页
3.3、胸外按压:
3.3.1、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
⑴、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者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
⑵、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
⑶、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的按压位置
3.3.2、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正确按压姿势:
⑴、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伤员一侧旁,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上方,两臂伸直时,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
⑵、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 3-5厘米(儿童和瘦弱酌减);
⑶、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
第8页,本讲稿共11页
3.3.3、操作频率:
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胸外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次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2),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次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5:1),反复进行。
4、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按压吹气一分钟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四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秒时间内完成对伤员的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秒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秒。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抢救。
第9页,本讲稿共11页
5、伤员好后的处理
如伤员的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后均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有可能骤停,应严密监护,不能麻痹,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初期恢复后,若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燥动,应设法使伤员安静。
四、抢救过程中伤员的转移与转院
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不要为方便而随意移动伤员。如确有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医院时,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移动或送医院过程中应继续抢救,

最近更新

基于商务智能的输出物流绩效分析系统的研究 3页

基于变换采样的UWB接收机设计 3页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多频点X波段频率源的设计与实.. 3页

2025年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安全用电方案 20页

基于农村信用社贷款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 3页

基于儿童行为心理的幼儿园环境设计研究 3页

基于信任网络的群体推荐算法研究 3页

2025年中班幼儿教师述职报告职称 15页

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三维显示研究 3页

基于互信息网络关键基因选取的优化方法 3页

2025年中学语文培优计划及方案 4页

2025年中学教学常规检查实施计划方案 10页

基于“4E理论”的A公司智能化健康保险产品运营.. 3页

基于wince的RFID手持机终端系统设计与实现 3页

基于TSP的气象信息系统的研究 3页

2025年专题资料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有效性的教学.. 6页

基于PhoneGap和Sencha的移动Web应用开发研究 4页

基于OMAP--L138的蛙人探测声呐目标模拟应答器.. 3页

基于LoRa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设备丢包监测系统的.. 4页

航天测控常用坐标系及其转换关系 6页

2024年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 188页

肾上腺切除术后护理查房ppt 27页

佛遗教经原文及翻译 17页

知觉与行为 42页

压路机PPT课件 37页

《雷火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pdf 3页

不同种植年限设施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变化研究 53页

考核聘用意见表.doc 2页

焦炉状况等及坚定标准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