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27 页
村集体除75亩茶园和300亩板栗外,再无其他经济实体,所以村级集体经济几乎空白为零。
二、存在问题与思索
1、“打工经济”的弊端
打工能为农夫找到事做,能为农夫创收,甚至部分家庭因此致富。但是自不待言的问题也不少:其一,这是一个“半生”的工作,年岁大了就很难找到岗位,老了怎么办?;其二,岗位不稳定,几乎完全取决于用人单位要不要你,而且一旦遇上经济危机就更难;其三,收入不稳定;其四,还有一些后遗症,比如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些男青年参加盗窃而走上犯罪之路,一些女青年参加卖淫甚至走上不归之路。打工带来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
2、“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
近些年来,“留守儿童”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农村和城市在共同解决,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效。而“空巢老人”的问题更加显得严峻,在杨家坪这个小村里也是一样。在僻远的鹰嘴崖上散落地住着四位老人,他们(她们)不情愿迁出,恋
在老家以放牛和放羊为生,而这里距村马路有10里远,交通又极为不便,万一引发火灾或是突发疾病就难以应急;8组有一位83岁的老太婆,几个女儿都住的远,她孤寡一人,去年摔断了腿,几乎残废,又不愿进乡里养老院,日子可以说是惨不忍睹,但又无可奈何。
3、集体经济的问题
作为基层党组织,上传下达政策精神和社情民意,开展常规工作和调解民间冲突,村委一班人干得游刃有余。但是作为一个集体,没有适当的经济支撑作后盾和保障,就不能为村民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更不能为村民的就业供应机会。这是很多不发达和欠发达农村的通病,也是现在大多数农村干部底气不足,话语权不够强的根本缘由。
三、发展对策和建议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服务体系。
党组织是基层一切工作的基石,是推动科学发展带领群众致富,亲密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核心。村两委要利用多角度广泛宣扬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多途径创建条件将实惠带到到村上带给村民;大力弘扬正气提倡新风,消退迷信、赌博等不良习气;要组织各种培训活动,帮助村民建立科技致富的观念,使他们具有致富的技能。要加强学习,既要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也要培育党员干部发展经济的意识和技能,让基层干部成为国家形象的代言人,也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头人,要让先富起来的人不仅要一家富,也要带动家家富。
在合作医疗、安排生育、村级卫生、农夫保险等各种农村工作中,党员干部要做到宣扬到位,更要服务到位,让村民们由理解而信任进而支持,最终真正能享受到国家的实惠。
2、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建设。
如何变更落后面貌,推动经济发展,既要结合国家政策和当前形势,又要结合当地实际状况和各种条件,还要取得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因地制宜,找准思路,选对项目。依据杨家坪村的现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发展林果经济。该村现有400多亩板栗,村民们已有肯定的相关基础和技术,但是规模太小,板栗品种不优,所以群众热忱不高。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引进优良板栗品种,扩大种植面积;假如结合旁边产地的产量,在可行的条件下,
再办一个板栗加工企业,进行相关产品的深加工,就能更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效益了。依据山多地少的状况,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爱护和扩大山林面积,在以松木为主的现有基础上,加大经济林建设,以杉木等优质品种和白杨等速生品种为主,进行有规模的植树,有安排的采伐,既做到经济收入到位,也做到环境爱护到位。
第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