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座一块。此石为蓝田玉山所产青石,敲之锵锵有声,嘹亮悦耳。
各位游客,我们走出藏经楼,就能看到壮丽宏伟的大雁塔。看到这座唐代建筑,你们肯定会又感叹又新奇吧?首先一个问题就是此塔为何要以大雁命名呢?
根据印度佛教传闻,当时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两派,小乘佛教不忌荤腥。有一天,正是菩萨布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却买不到肉下饭。这时天空中一群大雁飞过,一个和尚望着雁群自言自语:今日增房无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萨肯定不会遗忘这是什么日子。话音未落,领头的大雁便折翅坠地。于是全寺和尚大惊失色,认为这定是菩萨显灵。他们就在大雁坠地处建立石塔,并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称大雁塔。
到了大雁塔,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内的第一任住持方丈。相传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闻名高僧玄奘大师为安置他从西域带回来的经书、佛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在慈恩寺西院,敕建了大雁塔。当年三月动工,玄奘亲自监造,一年建成。
各位游客,大家肯定看过中》及据此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那么《西游记》里的唐僧是否就是唐代这位闻名和尚玄奘呢?玄奘法师俗姓陈,13岁在洛阳出家为增,勤奋好学,在国内各地访师问学后,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印度去探究佛教的精蕴。玄奘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从长安动身,沿着丝绸之路,穿越上天飞鸟、下无走兽的戈壁沙漠,西行直至天竺,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学成后返回长安,历时17年,行程5万公里,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回佛经657部,并在印度获得极高地位,备受尊崇。回国后,在唐皇室的支持下,他集中各地博学高僧,组成规模空前的佛经译物场,并亲自任译主。翻译的佛经无论从质量或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人,开创了我国翻译史上的新时期,共译著佛经75部1335卷,撰写了《大唐西域记》,受到各》是以唐代玄类西出取经为背景而写成的,但故事里的唐僧不全指玄奘,而是一个经过艺术化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
西安大雁塔导游词篇2:
大雁塔景区是地处佛教圣地,是国家4a级景区,与唐代高僧玄奘法师有亲密的关系,唐僧取经译经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全部佛教寺院,都是僧众供佛、礼佛、诵经的道场,而大慈恩寺、大雁塔与其他寺院相比原委有什么特殊之处呢?古今中外和尚如云、高僧多数,那么唐僧玄奘何许人也?唐僧取经的故事为什么广为流传,今日大家参观过这个景区后,就会找到问题的答案。信任大家都知道《西游记》唐僧取经的故事吧? 然而在这个景区却没有《西游记》神话中“唐僧师父”,也找不到降妖除魔的“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但你会感受到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唐僧玄奘西天取经故事。要说玄奘何许人?我们说他是一位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是一个具有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的中国人。他又是一个得道的高僧,唐太宗尊称他是“法门之领袖”,唐高宗称他是“真如之冠冕”。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大雁塔的南广场。本景区由主景区即大慈恩寺、大雁塔和南北广场、东西两苑组成,占地约500亩。在广场的中心耸立着一尊唐僧玄奘西天取经的高大铜像。只见他气宇轩昂,身披袈裟,手执锡杖,迈着坚决的步伐,好象正奔波在西行取经的路途上。身后就是他开创的慈恩祖庭,是他主持的译经道场大慈恩寺,以及他所修建的大雁塔。
玄奘(602-664年),俗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人,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