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竹石》的教学设计
香坝小学 安娅
教学目的:
1、知识和技能:会认生字“破”、“ 磨 "、“击 ”、“ 尔”。
2、过程和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逐字逐句学习古诗,感受竹子坚决顽强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竹石》的教学设计
香坝小学 安娅
教学目的:
1、知识和技能:会认生字“破”、“ 磨 "、“击 ”、“ 尔”。
2、过程和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逐字逐句学习古诗,感受竹子坚决顽强的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诗中内涵,学习诗人借物喻人、咏物明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
感悟诗中内涵,学习诗人借物喻人、咏物明志的写法。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郑燮的故事,有关竹的诗句。
2、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看图:图上有什么?(板书:竹石 郑燮 说到诗人,他还有一个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号――板桥)。
2、你知道郑板桥的故事吗?学生交流,老师适时补充。
(1)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
(2)写过“难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3)早年家贫,中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帮助县民诉讼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辞行前,百姓跪请挽留,板桥当即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鱼竿”说他两袖清风回扬州吟诗作画去了,表现得非常坦荡、洒脱)。 (精品文档请下载)
(4)故事:一天,郑板桥听说镇江江心有座焦山,风景优美,栽了许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摊开纸作画,,枝叶扶疏,配上一两块清奇古怪的石头,题上几句妙趣横生的诗文,让人耳目一新. (精品文档请下载)
3、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特别是他画的竹兰、山石,形象逼真,——竹石图、丛竹图、墨竹图、兰竹芳香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题写在竹石图上的诗。师一边吟诗,一边板书:咬定青山不放松,,。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结合插图,学习古诗.
1、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可以学习更多的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精品文档请下载)
2、学生说说学古诗的有效方法。
3、学生自读,选择适宜自己的学习方式弄懂诗意。合作学习、自我体会均可.
4、老师吟诗,学生考虑古诗是写竹,还是写石?
5、对照图画,小组讨论.
反响:抓住哪些字眼来理解?你认为哪些字词写得最传神?
“咬":像用牙齿咬住一样,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立:站立,扎根。破岩:风化的岩石。磨:磨难。坚劲:坚决,强劲。尔:那。任:听凭.
6.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青竹抱住青山一直都不放松,
原来是把根深深地扎入岩石的缝隙之中。
经历狂风千万次的吹打折磨照旧坚硬如铁,
听凭你刮东西南北的狂风.
7、指名读诗,出示考虑题 ( 小黑板 ):
诗的前两句写竹子的 ( ) , 后两句写竹子的( )。
老师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特点 精神
三、诵读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