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文档名称:

《正比例反比例》教学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正比例反比例》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fy3986758 2022/2/11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正比例反比例》教学反思.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正比例反比例》教学反思
教材第一段是教学成正比例的量。首先列举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这些数量关系的一些特征。再由此概括什么叫正比例关系,最后用公式进一步抽象概括成X∕Y=K(一定)这个比例关系式。教材第二段是教学成反比例《正比例反比例》教学反思
教材第一段是教学成正比例的量。首先列举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这些数量关系的一些特征。再由此概括什么叫正比例关系,最后用公式进一步抽象概括成X∕Y=K(一定)这个比例关系式。教材第二段是教学成反比例的量。这个部分内容的偏排方式与成正比例的量相似。按照这种安排,共需2课时进行教学。我在前3届毕业班教学时,曾是这样完成的,但总觉得这样教学生易混淆,过繁的实例,过多的文字描述,对学生思维上的连贯性有着较大的影响。对于学习基础好,思维高度集中的学生来说还可以吃得透,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稍有走神,对知识的把握就困难了。于是,我尝试着将教材做必要的整合处理,先把繁多的文字描述去掉,把易混淆的两段内容放置在一节课中进行教学,精简实例,使知识间的联系更紧密,更联贯。课堂中学生兴趣浓厚,发言积极,思维活跃。实践证明:我是成功的!
一、本节课通过对正反比例的整合后,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至于日后混淆重讲规律,少描述,这就是数学思维简洁美的再现,这使学生能较清晰地掌握分析与判断的方法与思路,也是提升六年级抽象思维能力的好教材。
二、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源泉,也是数学必然的回归,正反比例是来源于生活的,我认为教学中既要重视这一点,又要注重知识体系的形成中逻辑性,严密性与连贯性的统一。因此,在处理教材时,找并不是简单地将一堆实例罗列或呈现,而是通过简洁的数据找寻规律,再由规律回归生活。这样就既节约了教学过程中宝贵的课堂时间与成本,又为理论回归生活实践腾出了大量的空间。
综上所述,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认为只要切合学生实际的,让师生花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的方法都是成功的,都是有价值的,让我们一起大胆尝试,努力创造民主和谐、轻松愉悦、积极上进,共同发展的新课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