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文档名称:

血液流变学 (2).ppt

格式:ppt   大小:4,532KB   页数:5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血液流变学 (2).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2/12 文件大小:4.4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血液流变学 (2).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血液流变学
第1页,本讲稿共51页

1675-----leeuwenhokRBC变形
1687------牛顿粘滞定律
1750-----RBC轴流
1906-----血液粘度与管径关系
1920-----1页
锥板式粘度计
第15页,本讲稿共51页
■条件:必须设定高,中,低三个切变率,在不同的切变率下测定全血的表观粘度。
■标准: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规定高切变率应当在150s-1,中变率应当在50-60s-1,低变率应当在1-5s-1。 ■粘度与红细胞聚集及变形性的关系:
低切变率------红细胞易聚集;
高切变率------红细胞易变形。
第16页,本讲稿共51页
采用宝石支撑轴系以感应电涡形成的力矩进行驱动,切变率全程自动设定;粘度测定快速准确、用血量少;可拆卸测头(包括锥板和液槽)便于手工清洗;完成数据的自动输入和报告打印。
普利生LBY-N6锥板式粘度计
第17页,本讲稿共51页
YDA-Ⅲ型血液流变测试系统
第18页,本讲稿共51页
●先进的对数均匀采样技术
●准稳态方式全程扫描全血沾度随切应力变化的动力学●全面描述全血的非牛顿特性,保证性能接近稳态方法的前提下实现血液沾度的快速测量。
gd3-LBY-N6K
第19页,本讲稿共51页
:规定在高切变率下(100 s-1-120 s-1)范围测定。采用毛细管法或悬丝法。
■毛细管式粘度计
适用血浆等牛顿液体的测定,竖直型可调节试样用量,管端压力差大,切变率高,难于反映血液等非牛顿液体的粘度特性
第20页,本讲稿共51页
(二)红细胞流变性 红细胞流变性1、红细胞聚集性  (1)低切变率,最好是1s-1条件下全血粘度。  (2)根据粘度计算出所谓的红细胞聚集指数。  (3)血沉(ESR)和血沉方程K值 血沉测定值   血沉K值 = --------------------------------------
       -(血浆比积+en红细胞比积)
第21页,本讲稿共51页
(二)红细胞流变性 红细胞流变性 (4)红细胞电泳率:红细胞电泳仪,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计算红细胞泳动的速度 。
(5)红细胞电泳指数:通过数学公式推导
RBC泳动的距离(mm) 红细胞电泳速度(U)= --------------------------------          20个RBC通过平均时间(s)             红细胞电泳速度(U) 红细胞电泳率(V)(EPM)= -----------------------------            电场强度(E,V/cm)
第22页,本讲稿共51页
★影响因素
高分子桥连力
表面曲力
静电排斥力
红细胞受到的切变率或切应力
第23页,本讲稿共51页
2、红细胞变形性 红细胞流变性  (1)粘度法
■高切变率,一般是1501s-1条件下全血粘度。   ■红细胞变形指数和刚性指数。  (2)微孔滤膜滤过法:红细胞滤过指数(IF) 参照介质通过时间    1   IF= ------------------------------- × -------      红细胞悬液通过时间 Hct (3)激光衍射法:RBC悬液在高切变率下使变 形,
通过激光照射,将单个RBC的影象记录在胶卷底 片上,可直接观察RBC的形态变化,而且可计算 RBC体积的长径和横径直接反映RBC 变形情况。
第24页,本讲稿共51页
六、影响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结果的因素 (一)影响全血粘度的因素  ■血细胞因素:  1、红细胞因素:红细胞比积
红细胞大小
红细胞变形性
    红细胞聚集性  2、血小板因素:血小板内粘度大于红细胞
3、白细胞因素:白细胞内粘度大于红细胞
第25页,本讲稿共51页
影响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结果的因素
■血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