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三章烹饪原料营养价值
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第1页
营养价值评价方法
植物性食品营养价值
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
各类食品营养价值
谷类
薯类
豆类
坚果类
蔬菜
水果
肉类
水产类
乳类
蛋类
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
畜类原料中性脂肪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熔点
比较高,因而在普通温度条件下为固体状态。
羊肉中含有辛酸、壬酸等中链饱和脂肪酸,是羊肉含有特殊膻味原因。
内脏中含有比较丰富胆固醇。
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第15页
瘦肉精
瘦肉精:克伦特罗;学名盐酸克伦特罗;是一个平喘药。
将瘦肉精添加于饲料中,能够增加动物瘦肉量、降低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
主要症状是心慌、肌肉震颤、头痛以及脸部潮红等。
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第16页
三、碳水化合物
畜类原料缺乏碳水化合物,只有极少许糖原以肝糖原和肌糖原形式存在于肝脏和肌肉组织中。
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第17页
四、维生素
畜类原料肝脏是各种维生素丰富起源。
畜肉中维生素含量不如肝脏高。
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第18页
五、无机盐
畜类原料肝脏、肾脏、血液中含有丰富血红素铁,红色肌肉中铁含量也比较高。人体对这类铁消化吸收率高,普通不受膳食中其它原因影响。
钙主要集中在骨骼组织中,肌肉组织中钙含量并不高。
一些微量元素含量与动物饲料中含量有一定关系,但总来说,含有比较丰富锌、硒、镁等微量元素。
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第19页
六、含氮浸出物
在畜类原料中含有一些含氮浸出物,是使肉汤含有鲜味主要成份。
这些含氮浸出物主要包含:肌肽、肌酸、肌酐、氨基酸、嘌呤化合物等,成年动物中含氮浸出物含量高于幼年动物。
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第20页
肉毒杆菌和肉毒杆菌毒素
肉毒杆菌毒素是已知最猛烈毒物。
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第21页
禽类原料营养价值
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第22页
一、蛋白质
禽类肌肉蛋白质含量比畜类略高,可到达20%以上,属于完全蛋白质,氨基酸评分可到达95以上,生物学价值在90左右。
禽类肌肉组织中结缔组织含量相对于畜类来说比较少,因而肉质细嫩,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第23页
二、脂类
禽类脂肪含量因品种、养殖方法不一样而有
很大差异。
普通来说,野生禽脂肪含量低于家禽;鹌鹑脂肪含量比较低;鸡肉脂肪含量低于鸭、鹅脂
肪含量。
一些特殊养殖方法喂养家禽,脂肪含量
显著增高,比如填鸭脂肪含量可到达 %,而
普通家鸭脂肪含量普通在15%左右波动。
禽类中性脂肪熔点与畜类相比比较低,易被
人体消化吸收,并含有20%左右亚油酸,营养价
值比较高。
禽类内脏中胆固醇含量也比较高,尤其是在
大脑中。
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第24页
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第25页
三、维生素
维生素A和维生素D也集中在肝脏中;
在禽类肌肉中还含有一些维生素E,因而其抗氧化酸败作用比畜类要好,在-18℃冷藏条件下,禽类可保留一年也不出现腐败变质现象。
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第26页
四、含氮浸出物
禽肉中含有含氮浸出物与畜类原料相比更多,因而禽肉炖出汤更鲜;
老禽肉比小禽肉含氮浸出物含量高。
因而老禽烹制肉汤比幼禽汤鲜美,人们经常习惯用老母鸡煨汤而以仔鸡炒食。
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第27页
乌骨鸡
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第28页
水产类原料营养价值
水产类原料种类繁多,包含鱼、虾、蟹及部分软体动物,依据其起源又可分为淡水和海水产品。
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第29页
一、蛋白质
肌肉纤维细短,水分含量高,组织柔软细嫩,比畜、禽类肌肉更轻易消化、吸收。
鱼类肌肉蛋白质属完全蛋白质,利用率可达85%-95%。
但鱼类一些制品,比如鱼翅,即使蛋白质含量也很高,但主要以结缔组织蛋白,如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为主,属不完全蛋白质。
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第30页
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第31页
脂类
鱼类脂肪呈不均匀分布,主要存在于皮下和脏器周围,肌肉组织中含量极少。虾类脂肪含量很低,蟹类脂肪主要存在于蟹黄中。
鱼类脂肪多呈液态,熔点比较低,消化吸收率比较高,可到达95%,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70%-80%,尤其在海产鱼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用海产鱼油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含有显著效果。
但也因为鱼油中脂肪酸可含有1-6个不饱和双键,很轻易氧化酸败。
鱼类胆固醇含量不高,但鱼子中含量较高。
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第32页
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