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家校互动做桥梁,齐心协力育栋梁.doc

格式:doc   大小:10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家校互动做桥梁,齐心协力育栋梁.doc

上传人:omfadaz599 2016/9/15 文件大小:10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家校互动做桥梁,齐心协力育栋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家校互动做桥梁,齐心协力育栋梁【摘要】本文通过几年家校互动平台在我校的使用,对家校互动在学校和外来务工人员家庭之间的协同作用的研究,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家庭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教育孩子力不从心;他们所居住的环境、工作等原因,使得传统的家访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他们想要了解孩子学习却又工作繁忙没时间和老师沟通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家庭和学校教育更加一致。【关键词】家校互动;协同作用;外来务工人员一、我校特殊的生源结构以及运用家校互动协同作用的必要性我校位于上海市西北的一个城乡结合部,因所处工业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规模不断扩大,大量的企业入住,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嘉定工业区,他们的子女也随同来到我校学习,我校随迁子女的比例逐年增加,如2010学年,我校小学部共有学生683人,其中随迁子女400人,%。在对全校家长调查“家长希望用哪种方式进行家校沟通”时,“家访”排在较后面。原因有几方面:一是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所在地都比较偏远,又经常搬迁,导致家访失败;二是由于家庭住房条件和环境相对较差,教师上门让家长比较尴尬;三是家长多为打工或个体经商,早出晚归,上门家访没人或只有祖辈在家,沟通交流不便。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人的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即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行动一致,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只有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才更容易开展,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家长自身文化素质较低,教育孩子力不从心,却尤其希望孩子能够通过努力学习改变命运;大多数父母忙于生计,东奔西跑,沉不下心来细致照顾子女;家中孩子一般较多,教育方式比较极端,经常会有体罚孩子的现象;社会生存压力大,又缺乏与孩子的真情沟通,造成孩子某些心理问题;与教师沟通显得生分和“客气”,没有特殊情况不愿主动与老师交流。那如何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家庭和学校互动,促进孩子的发展呢?家校互动信息平台因此而诞生,起到了家庭和学校教育同步的协同作用。二、家校互动在教育中的协同作用的应用家校互动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家庭与学校快捷、实时沟通的教育网络平台。他可以让家长每天都能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可以让家长随时、随地的向老师提出建议或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他充分调动社会教育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架起学校、家庭之间实时、快捷、有效沟通的桥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和谐共育的局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家校互动是家长获取子女在校信息的实时手段,是获得家庭教育帮助与培训的有效渠道。学校在新生入学后,告知家长家校互动的种种好处,希望家长能够加入家校互动。通过家校互动短信平台,老师可以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测验考试成绩、每周和期末评语、学校的动态和临时通知等发送给家长,让家长在百忙之中也可以轻松掌握孩子的基本动态,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该系统向学校和班主任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既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及时解决孩子任何时刻出现的问题,又可以让教师和家长共同分享孩子身上随时出现的亮点所带来的喜悦,使孩子少走弯路,健康成长。(一)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由于家长忙于工作,可能来不及了解孩子今天学了什么,要做什么作业,而不自觉的学生偷懒不写作业。据调查:90%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