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浅议青花陶瓷艺术的创新.docx

格式:docx   大小:9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议青花陶瓷艺术的创新.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2/2/20 文件大小: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议青花陶瓷艺术的创新.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议青花陶瓷艺术的创新
 
 
 
 
 
   
 
 
 
方文生
青花陶瓷是一种釉下彩绘装饰瓷,是景德镇陶瓷前辈智慧的结晶。青花创烧于元代,是在唐代褐彩和唐三彩的基础上,运用氧化钴作为呈感受。
我们常说青花分水就是中国画的泼墨在陶瓷坯胎上的应用,或者说是追求类似的艺术效果。但实际操作中技巧大不相同。纸上用墨,笔墨效果层次立即呈现,而青花料一到坯胎上就是一团黑,看不见料色厚薄和层次,全靠画者心中有数。同时纸是平面的,水的晕染只向周围呈现,向陶瓷是立体的,要注意笔的导向和收水的位置,否则就会如洪水泛滥,四处乱流。此外,水墨接触宣纸就会渗出墨韵,料水接触胚体会被吸干,所以国画要控制水的渗出,青花要控制水的吸干。这也是青花与泼墨画的似与不似之区别。
景德镇的青花料分五色,即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分水青花在操作中还讲究用水法,即根据画面的要求采用高水、中水、低水。只有分水,才能疏落茂密,在陶瓷坯胎上呈现出深浅浓淡不同而变化丰富的形象,既有对比,又有和谐,体现特有的节奏和韵律,从而达到中国水墨画的“墨分五色”效果。通过分水,一朵牡丹用一种青花料就能达到千变万化、层次丰富,水料相融的艺术效果。
青花艺术瓷在装饰上注重艺术性和旷远的意境表现。一方面它是通过具体的装饰题材,表现出青花纹样自身的装饰美,工艺美;另一方面则是借助具体的装饰题材,通过奇巧的构图,对装饰题材的形象加以夸张、变型等艺术的处理,以文人画的笔情墨韵,充分表现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营造一种诗化般的意境,让人产生联想和艺术的享受。
如笔者创作的三尺六青花瓷板《紫藤八哥》,气势宏大,构图巧妙、造型简洁但气势豪迈。紫藤枝干富有弹性与张力,藤蔓枝条穿插疏密有致,相互缠绕,两只八哥形态准确,伸颈作噙鸣状,表现出倔强的生命力。在技法上,作品青白虚实相宜,形象生动有神,给人一种静中有动,刚柔并济,超凡脱俗的美感。缠枝式的青花枝叶,以浓淡相间的青花分水叶片显示着节奏,以流畅婉转的勾线枝条显露着韵律。藤叶间靠枝干部分浓水平染,设有深浅变化,施以平水,藤叶轮廓外的部位露圈白,罩以淡水,淡水的边缘轮廓表示藤叶外沿的淡颜色,形成对比色调。料色浓重而明朗、色泽深浅分明,色块变化有致,线型柔和流畅,显得活泼和生动。主枝干部位,用青花料水由淡到浓晕染,分水的骨架疏密适当。随着分水骨架色调的变化,反映出分水自然、朴素并颇具偶然而形成的独特艺术效果。整幅作品,主要描绘对象突出,整体效果明快清晰,洋溢着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气息,使人得到一种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在青花艺术瓷创作中,线描是青花的一种重要手法,通过线条来表现各种事物的形象,也是我们民族绘画的艺术[]特征。这种由线条所描绘的形象,往往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最能表现事物的特征和内在结构,更好地表现出各事物的精神实质,以达到
“应物象形”、“以形传神”、“神形兼备”的艺术效果。
又如三尺六青花瓷板《荷塘飞燕》,布局新颖,构图疏灵;造型生动,线条准确;色彩艳丽,色调和谐。充分运用了中国画的“色破黑,墨破色”互相渗化的手法,达到了水墨画的生动效果。在设计上,对飞燕、荷花、荷叶、水草等物象不是刻板的再现,更非着眼自然美的造型与色彩,而是借助飞燕、荷花的自然美,有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