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小班教案:小鱼吐泡泡.docx

格式:docx   大小:36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班教案:小鱼吐泡泡.docx

上传人:zbptpek785 2022/2/21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班教案:小鱼吐泡泡.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小班教案:小鱼吐泡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小鱼吐泡泡,欢迎阅读贴"泡泡”。(教师逐一介绍工具材料——糨糊、抹布)你们会用糨糊黏贴吗?
  (2)谁会用糨糊贴“泡泡”?(请个别幼儿上来演示如何正确抹糨糊及黏贴)
  (分析:此环节的目的有二:一是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幼儿认为不用教师教自己也能学会这个本领(其实教师在上一个环节中已经有目的地讲解并演示过>,增强幼儿自主观察、学习的意识;二是教师可以由此了解幼儿在前一个环节中学习的情况,发现幼儿的问题和困难,从而进一步强化和补充,使指导具有针对性。同时演示的幼儿又给能力较弱的幼儿做了一次示范,既满足了该幼儿的表现需要,也满足了其余幼儿再次观察学习的需要)
6
  四、幼儿创作
  教师提醒幼儿选择颜色、大小不一的圆片进行黏贴,并将多余的圆片放回原处。
  五、引导幼儿欣赏作品
  1、师幼一起将所有作品布置在大展板上,教师引导幼儿找到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绍。
  2、教师鼓励并引导幼儿对别人的作品发表看法。如:“你喜欢哪里的泡泡呢?”
  活动反思:
  幼儿喜欢观察,动手做做玩玩,如果做出一些又简单又好玩的小制作,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又能培养他们对颜色的感性认识。美术活动离不开感知、模仿、练习、创作这几个基本环节。
小班教案:小鱼吐泡泡3
  一、设计意图
  《纲要》中多次提到,要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体现成就感。幼儿对艺术活动的表现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常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这种兴趣容易转移,也易于波动,因而激发兴趣需要贯穿始终。
8
  ,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学习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结果。因此,小班的教学活动更应该注意游戏化、情景化,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活动。
  二、说活动目标: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次活动的目标是:
  1、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印章印画的乐趣。
  2、能大胆选择色彩印画,表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
  3、体验鱼儿孤独和快乐的情绪。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目标2。目标1、3是情感目标,主要是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为下次的活动做一个精神铺垫。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目标,在活动中我准备了大大小小的瓶盖,都是我们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还有就是抹布、水粉颜料和大海的背景图以及每位幼儿一个鱼(胸饰)。
  四、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设计的活动内容,主要采用了“示范讲解法”,这是美术活动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能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主要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理念精神。采用游戏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很容易就能掌握所学技能。谈话法是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8
  幼儿的学法 “操作法”也是美术活动中常用的学法,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情感教育。
  五、说活动过程
  在本活动中我们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围绕目标将多种教学形式相整合,使师幼能始终处于积极的探索状态。
  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教师示范——幼儿操作——互相欣赏作品
  1、引出主题
  第一环节开始部分。我用“小鱼来我们班做客,小鱼一个人很孤单没有好朋友”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情境氛围,让幼儿溶入到情境中,体验鱼儿孤独的情绪。小鱼找到了好朋友很开心,它想和好朋友一起吐泡泡来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体验鱼儿快乐的心情。
  导语为:(1)“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小客人”,出示一条鱼的图片。
  (2)“我是一条孤单的鱼,在大海里孤单的游来游去,一个朋友也没有。唉!好孤单啊!”(3)提问:“鱼儿怎么了?”
  (4)你们愿意帮它吗? 幼儿将身上的鱼儿拿下贴在海洋图上与小鱼做朋友。
9
  (5)“我现在有这么多朋友,我好开心,想吐泡泡了,小朋友想和我一起吐泡泡吗?”
  2、教师示范
  第二环节是认识创作工具的过程。因为每次的创作都有不同的工具,所以通过每次活动让幼儿认识工具的名称也是必要的。当然这也需要多次活动经验的累积,使幼儿逐步掌握每种工具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