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九年级化学(下册)复习提纲.docx

格式:docx   大小:119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九年级化学(下册)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小雄 2022/2/27 文件大小:1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九年级化学(下册)复习提纲.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八单元金属与金属材料复****br/>金属的性质:
金属的物理性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为液态),有金属光泽;一般都是银白色,少数金属呈现特殊的颜色(如: 金是黄色、铜是红色);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金属的化学性质
(1) 大多数。
5、 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 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6、 溶解度曲线: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1)大部分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少量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如:NaCI)
(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a(OH)2、NH4NO3]o
(4)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7、 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或不溶)
20°C的溶解度(克)
>10
1〜10
〜1
<
常见难溶于水的物质有:大部分金属、金属氧化物、BaSO4. AgCk CaCO3等碳酸盐
气体溶解度:在压强为lOl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压强增大,溶解度增大;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
9、 有关溶液的计算
注意:溶质必须是已溶解的,未溶解的不是溶液的一部分
基本公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以下公式必须先满足的前提条件: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里:
① 溶解度—溶质质量—析出晶体的质量
loo克一溶剂质量一蒸发溶剂的质量
c 溶解度 溶质质量
⑵ =
100克+溶解度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解度:100克:(100克+溶解度)
3.
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xlOO% =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X100%
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里:溶解度(S克)与溶质的质量分数(P%)的关系
s=
100,克 100-79
p%=
S
100+ S
X100%
,溶质质量不变(增加水的质量为m)
浓溶液质量x浓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X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浓溶液质量+ m) X稀溶液质量质量分数
第十单元酸和碱
1、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1==H1 + C1 ■ HNO3==lt + NC)3- H2SO4==2H1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OH- NaQH==Na++ OH Ba(OH)2==Ba2+ + 2QH
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如:KNO3==K++NO3' Na2SO4==2Na++ SO42' BaCl2==Ba2+ + 2C1-
酸碱指示剂
遇到酸或碱的溶液,本身可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常用的指示剂有:酚猷、石蕊 溶液等,它们在酸碱中的变色情况如下表:
指示剂
酸溶液
碱溶液
中性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
变红色
变蓝色
不变色
无色酚猷溶液
不变色
变红色
不变色
注意点:和酸碱指示剂反应,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酸溶液、碱溶液,因此不能说成石蕊溶液使酸溶液、 碱溶液变色,或酚猷溶液使碱溶液变色。
常见的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用途
浓盐酸:
A:性质: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的,,瓶口呈现白雾, 有酸味和腐蚀性。
注意:酸是由氢元裁1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RSO )、***(HNO,)。
B:用途: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药等,人体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可
以帮助消化
浓硫酸0
A:性质:纯净的浓硫酸是无色的,粘稠油状的液体,在空气中不易挥发,有吸水性,脱水
性,荣与水中放出大重的热,有很强的腐蚀性。
B:用途: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嬉
石油和金属除锈,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常作为干燥剂。
注意:
浓盐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化氢气体。
浓硫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
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溶液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 浓硫酸中。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不具有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