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体会.docx

格式:docx   大小:3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体会.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2/2/28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体会.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柴胡汤临床应用体会
 
 
桑奕+刘艳+郭玉翠+赵文
【摘要】小柴胡汤为调和肝脾、调达全身枢机的代表方,被历代医家所推崇,临床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今以验案三则为引,浅述笔者应用心得,以期为小柴胡汤临床应用:阴痒(肝郁脾虚,湿热郁结证)。治以疏肝健脾、清热利湿,方选小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20g,黄芩12g,半夏9g,人参须9g,大枣10g,炙甘草6g,生姜2片,白花蛇舌草15g,车前子10g,茯苓10g。水煎服,每日1
剂,每天3次,每次150mL。服药6剂后,瘙痒感明显减轻,尿频尿急感无,但仍口干,原方去半夏,加天花粉15g,同前再服7剂,诸症皆除。
按语:患者阴部瘙痒明显,肝经过阴部,足少阳胆经与肝相表里,肝失疏泄,胆胃不和,结合口微苦,脉弦数,考虑为少阳病。肝胆疾病又可累及脾胃,导致肝脾不和,脾虚则纳食不佳,运化水谷不及则变生湿热,湿热下注引起阴部瘙痒。邪在少阳三焦半表半里,手少阳三焦能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故《类经·藏象类》说:“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故可见尿频尿急。笔者选用小柴胡汤疏通少阳通路的郁结;白花蛇舌草、车前子清热解毒,利尿通淋;茯苓健脾利水,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少阳得和。
12病案2许某,男,53岁。2016年04月8日初诊。主诉:四肢皮肤瘙痒、紅斑一月余。现病史: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皮肤瘙痒、红斑,以肘窝、腘窝为中心扩散,对称性分布,抓挠可伴局部红肿、丘疹,无局部分泌物及皮屑。于当地医院经内服和外洗“中药”等治疗后病症缓解不明显,遂来我院就诊。入院症见:神志清楚,精神一般,诉四肢皮肤瘙痒、刺痛,局部皮肤粗糙,痛触觉敏感,口苦,口干,纳眠欠佳,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西医诊断:神经性皮炎;中医诊断:牛皮癣(肝郁血虚,风客膜原证)。方选小柴胡汤合消风散加减。处方:柴胡15g,黄芩10g,法半夏10g,太子参15g,生姜3片,大枣10g,当归20g,羌活9g,防风9g,鸡血藤10g,川芎15g,陈皮10g,厚朴12g,茯苓15g。配合中药熏药改善局部症状,大椎、曲池放血以宣痹止痛。10剂之后,皮肤瘙痒明显好转,红色皮疹消退一半,继续原方案巩固治疗
1个月后,广泛性红色皮疹消退,色素沉着斑淡化,局部皮肤略粗糙,痛触觉基本正常。
按语:中医认为,牛皮癣是由情志不遂或风、湿、热三邪蕴结于肌肤腠理之间,日久耗伤阴血,血虚化燥生风,肌肤失养所致。《医学衷中参西录》曰:“三焦为少阳之府。”“独少阳主膜,膜有连与太阳者,皮肤下腠理之白膜也,膜有连于阳明者,肥肉瘦肉间之膜也……三焦亦是膜。”由此可见膜是三焦组成部分,腠是膜外组织间隙,三焦膜腠位居表里之间,故邪郁腠理之间,肌肤失养而致的皮肤病均可从少阳三焦论治。方中小柴胡汤将和解表里、通利膜原、津气同治融为一体,羌活、防风助邪外出;陈皮、厚朴畅三焦之气,其芳化作用配合茯苓、鸡血藤治疗气血郁滞,调理三焦津气。营血宜通,故配合川芎活血调营。林爱凤[3]运用小柴胡汤治疗皮肤科疾病总有效率达91%,其中包括神经性皮炎、黄褐斑、斑秃、痤疮,避免了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易产生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3病案3王某某,男,7岁。2016年11月06日初诊。主诉:反复鼻塞、流涕2年。现病史:患儿2年前于早晨起床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