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过零丁洋赏析 (2).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过零丁洋赏析 (2).doc

上传人:qnrdwb 2022/3/1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过零丁洋赏析 (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过零丁洋赏析
赏析一: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诗人回忆平生,但限于篇幅,“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防(精品文档请下载)
假设说首联是从纵的方面追述,那么,颌联那么是从横的方面渲染。「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无所依附,这际遇本来就够惨了。而作者再在「萍」上著「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这「身世浮沉」,概括了作者艰辛卓绝的斗争和坎坷不平的一生。本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像鲜明,感情挚烈,读之使人怆然!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五六句紧承前意,进一步渲染生发。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后,曾从皇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当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忧虑、最惶悚不安的事情。而今军队溃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特别富有情味,「皇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带有感***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和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 (精品文档请下载)
以上六句,作者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至,哀怨之情会聚为高潮,而尾联却一笔宕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精品文档请下载)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端,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人。宝佑二年(1256)进士,历官至江西提刑安抚史。德佑二年(1276),元军兵围临安,他以右丞相兼枢密使身份出使元营议和,遭叛徒出卖,被元兵拘留,,他在福建、广东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在广东五岭坡①被俘,囚大都(今北京)狱中三年,屡经威胁利诱,(1283年1月),于大都柴市沉着就义。著有《文山先生文集》.(精品文档请下载)
  1279年正月,元军将领张弘范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厓山②,文天祥被押解同行。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在海上坚持抗战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曰:“吾不能扞③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张帅索之益固,文天祥不能辞,乃以过零丁洋诗和之,以死明志.(精品文档请下载)
  诗的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作者回忆了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一是勤奋读书,受到皇帝的选拔,经过科学考试进入仕途(壮元出身);二是在元军入侵,宋室危亡之际,响应朝廷号召,自资军费,起只抗元,在频繁的战斗中度过了四年。(精品文档请下载)
诗的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作者应用两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如风中的柳絮,无所依托;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如雨打的浮萍,无所归宿。其中蕴含的感情深挚沉痛,极有艺术感染力。(精品文档请下载)
  诗的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是对前面两句的补充,详细概括自已的抗元经历,表现出忧愤之情。前者“惶恐”、“零丁"表示地名,后者“惶恐"、“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