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操场改造施工方案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
一、平面测绘
① 确定主轴线: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7有害物质限量合格的质量检测报告。
产品必须具备优良的抗老化和耐酸雾、温热、臭氧、紫外线功能,以保证铺面内在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外观结构特征恒久不变,不含有与皮肤接触产生过敏反应的物质,任何季节及温差,皆维持高水准的品质,雨后能立即使用,增加利用时间,提高场地使用率。
标准线应清晰、不反光,无明显虚边,与面层粘合牢固。各标志线位置距终点线间的距离长度不允许出现负差,其正差应小于1/10000。
具有防滑、耐磨等特性;具有适度的弹性及反弹力,可减少体力的消耗;能适度吸收脚步冲击力,减少运动伤害。
2、施工要求
全塑层,打磨基础,修补破损部位。全塑层4mm厚底胶找平,按照DH1660-5AD红:DP1675-B=5:1比例,根据季节加入适量DP-C02(参考30℃加入3%,A料量)搅拌均匀,用铁杠子刮至需求的厚度)。
自结纹层(3mm)将加强层用打磨机打磨处理后,按照HSJ-03A红:HPU-301=2:1比例搅拌均匀后,调整喷涂到合适出料速度4-5mm口径喷嘴,保持u3-5m喷涂距离,用喷涂机2-3此喷涂于加强层上即可,²,一次搅拌量建议30-60kg,搅拌时间控制在3-5min至物料搅拌均匀,材料搅拌均匀后必须在30min内用完。喷涂间断时间不允许超过20min。
注意事项:最佳施工温度15-35℃,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施工。一定要严格按照A/B料的比例进行配料,并特别注意全塑层不能忘加催化剂;自结纹层料建议一次搅拌量为60kg左右,混料一定要充分搅拌均匀,搅拌时间3-5min。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要保持配合顺畅,避免出现断料情况,自结纹喷涂过程中断时间不能超过20min以避免出现物料发泡、堵管路问题。
3、塑胶地面基层质量要求:
基层质量的优劣关系着整体质量,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跑道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因此质量的要求必需满足:
(1)新建混凝土基础要求无明显裂缝,表面均匀坚定,无麻面,接缝平顺光滑,边际线角清晰,无缺陷, 3m直尺检测平整度小于3mm;
(2)经洒水后无明显积水和波浪现象。
(3)新建混凝土基础的养护期应达到标准规范要求。
(4)施工方案施工流程:
4、施工工艺:
(1)场地清理和修补
为了保证塑胶面层的质量,必须对基础面进行彻底清理,以利于充分发挥聚氨酯的粘接力和塑胶面层的厚度均匀。
①油污:用专用清洗剂洗除,机油污染严重区域需挖出重补;
②污灰:扫帚扫净后用吹风机吹干净;
③较牢固的凸状物:用铲刀铲除并清理;
④泥土:用高压水龙冲洗;
⑤跑道周边杂物:大树或落叶植物需轻摇使之加速落叶并提前清除,并尽可能使周边没有风可吹动杂物;
⑥封闭施工作业面,尽可能减少车辆行人出入。
(2)基础复验
重点为根据《田径设施标准手册》和相关规范标准对已完工田径场基础进行测量、定位和质量验收。
①基础平整度检测
以塑胶跑道的曲直分界线为界,直道沿横向与纵向每3m标一个点,弯道以圆心点为圆心,用经纬仪每5″做一放射状线,每3m标一个点,将3m直尺轻放于任何相邻两点之间,用塞尺测量最大局部凹陷,每组30个测量点,并记录于场地平面图上。要求平整度合格点数(塞尺读数≤4mm)≥85%以上为合格。
②基础坡度检测
用经纬仪自塑胶跑道分界线开始,直道每10m标一组点,弯道以圆心为圆心点每15°标一组点,每组点包括第一道内沿和第八道外沿两点,再用水准仪测量每点的标高,并计算每组两点的高差和第一道及第八道同道上相邻两点的高差。要求跑道基础横向坡度≤1%,纵向坡度≤1‰。
③基本点复测
用全站仪(2″级)测量两个圆心和通过圆心的直径放射线与第一、八道相关点的准确性,如果发现误差须及时报告并作相应调整。
④基础层质量验收
1)基础要求无明显裂缝,表面均匀坚定,无麻面,接缝平顺光滑,边际线角清晰,无缺陷。
2)经洒水或大雨后无明显积水和波浪现象。
3)基础的养护期应达到21天以上。
(3)面层施工准备
①施工作业平面布置准备
1)确定水电源位置,按规范搭接水电,确保安全;
2)确定材料进出通道和码放场地;
3)确定塑胶原料工作台面,要求地面平坦、坚实,并做好防护污染措施;
②施工工具准备,检查工具和搅拌运输机械性能状况要求试机一遍,按该工程实况进行操作,并最优化原则尽可能缩短物料运输距离,确定先后远近施工顺序。
③清点原料,按实际丈量面积计算每日用料量。
(4)基材机械摊铺
在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