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拖延原因的精神分析探索.docx

格式:docx   大小:9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拖延原因的精神分析探索.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2/3/1 文件大小: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拖延原因的精神分析探索.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拖延原因的精神分析探索
 
 
 
 
 
   
 
 
 
作者简介:于丽丽,北京理工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心理咨询与评价。
于丽丽 丁亚平
摘要:拖延行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应性拖延。拖延所带来的内在后果是拖延者必须要承受恼怒、自责、后悔和绝望等的内在情绪折磨,感受到自我挫败和愤怒;外在后果有的时候影响轻微,但有的时候可能要面临生活、工作、学习、人际等方面的重大挫折。
因此对拖延原因和机制的探究可以进一步了解拖延者的内在心理动力,为改善个体拖延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拖延原因的解释理论有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动机自我决定理论,该理论认为拖延是个体因为缺乏动机才把事情一拖再拖。Steel提出的时间动机理论,该理论从任务的期望价值、任务价值、个体敏感性和任务奖惩时限四个方面对拖延做出详细的解释。还有行为主义的强化原理和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等。这些理论从外在的时间感知、任务管理等方面对拖延者的拖延进行了探究,对拖延者内在的心理的分析还需要借助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学家对拖延行为的原因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解释。
2.从精神分析角度来看拖延

由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有两个重要的假设:其中一个重要的基本假设是心理决定论原则或因果原则。根据这一原则,任何一种行为或心理现象的产生都不是偶然,是有意义的。因此,个体拖延现象的产生并非偶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原因,拖延是一定原因产生的结果和行为表现;精神分析中另外一个基本假设是潜意识的存在,我们内心所经历的大都是潜意识活动。因为绝大对数的联系存在与心理历程中的潜意识部分,而不是有意识进行,所以个体对自己难以改变的拖延行为困惑不已,很难找出根本原因,个体的主观经验和思想上不连续,无力改变拖延现状,这种情况需要借助咨询师或分析师帮助个体使得潜意识意识化,才能改变表面上的中断显现,从而使得个体看清其中的因果联系。
、焦虑和防御机制
焦虑是个体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的情境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焦虑也是一种内在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对个体的行为有导向和控制的作用,也起到动力作用。一定程度的焦虑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但如果焦虑程度过高,会阻碍个体的行动。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没有满足的出路,一方面坚持要发泄,另一方面又无法升华,则所谓节欲成为焦虑的条件。不被社会接受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不得不压抑。这样欲望与阻碍欲望实现之间发生了冲突,造成心理不平衡,产生了焦虑。然而个体需要内心的平衡和宁静,降低焦虑,因此会寻找降低焦虑,部分满足欲望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防御机制。防御机制的应用一方面使本我获得部分满足,维持良好的自我感觉和形象,另一方面缓解焦虑和冲突。
从焦虑和自我防御的角度来看,个体一再拖延、逃避任务的完成是因为他们的自我受到了威胁。个体需要获得内心的安宁,但内在或外在的事件往往会打破心理平衡。当个体要完成的任务唤起无意识的反抗、敌对冲动,或者会使个体面临罪恶感、羞耻感及损伤自尊的体验,危及到个体良好的自我感觉和形象时,会产生大量的焦虑,心理失衡。焦虑具有动力的性质,会促使个体采用防御机制来恢复内心平衡状态,降低紧张和焦虑。拖延可以看作是一种防御机制,是因为任务本身对自我构成的威胁而引起的逃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