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耳穴压豆的作用及功效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580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耳穴压豆的作用及功效课件.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3/2 文件大小:58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耳穴压豆的作用及功效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耳穴压豆的作用及功效
第一页,共23页幻灯片
耳穴压豆定义
耳穴压豆是采用药籽或菜籽等物品贴压及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通经活络、调节气血、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第二页,共23页幻灯片
耳穴关于耳穴压豆的作用及功效
第一页,共23页幻灯片
耳穴压豆定义
耳穴压豆是采用药籽或菜籽等物品贴压及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通经活络、调节气血、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第二页,共23页幻灯片
耳穴压豆适应症
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各种扭挫伤、头疼、神经性疼痛 );各种炎症性病症(如牙周炎、咽喉炎、胆囊炎、肠炎、菌痢);内分泌紊乱及功能紊乱性疾病 (甲亢、甲低、糖尿病、肥胖、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神经衰弱、失眠、月经不调);过敏及变态反应性病症(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各种慢性病症
耳针麻醉
妇产科方面,如催产、催乳等
预防感冒、晕车、晕船,以及预防和处理输血输液反应
用于戒烟酒、减肥、戒毒等。
第三页,共23页幻灯片

《灵枢》:耳为宗脉之所聚
——手足三阳经都联系耳部,阴经则通过经别合于阳经而与耳廓相通,耳部与全身经络的联系是相当密切的
第四页,共23页幻灯片
,是机体体表与内脏联系的重要部位
,血管,淋巴。对各种内脏和各种感觉机能的调节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五页,共23页幻灯片
耳穴压豆
重点:耳廓结构、常用耳穴定位、
贴耳穴操作方法
第六页,共23页幻灯片
耳廓的解剖
耳廓由软骨、皮肤与肌肉占据大部分,除耳垂外,均由弹性软骨支撑耳廓外形。皮下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与淋巴。
但与其他器官不同的是:耳廓所分布的血管均比较细小,血循相对较差,故遭遇感染时,极易形成软骨膜炎,造成软骨的液化坏死而致毁容。
第七页,共23页幻灯片
第八页,共23页幻灯片
第九页,共23页幻灯片
耳穴分布规律:倒置胎儿形(头部朝下,臀部朝上)
----耳垂
2. 与上肢对应的穴位----耳舟
—对耳轮上、下脚
------对耳轮
第十页,共23页幻灯片
5 与胸腔脏器对应的穴位——耳甲腔
6 与腹腔脏器对应的穴位——耳甲艇
7 与盆腔脏器对应的穴位——三角窝
8 消化道——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第十一页,共23页幻灯片
取穴方法
直接观察法:对耳廓进行全面检查,观察有无脱屑、水泡、丘疹、充血、硬结、疣赘、色素沉着等,出现以上变形、变色点的相应脏腑器官往往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可以用耳穴贴压治疗。
2.压痛点探查法。当身体患病时,往往在耳廓上出现压痛点,而这些压痛点,大多是压豆刺激所应选用的穴位。方法是,用前端圆滑的金属探捧或火柴棍,以近似相等的压力,在耳廓上探查当探捧压迫痛点时,病人会呼痛、皱眉或出现躲闪动作。
第十二页,共23页幻灯片
对疾病的耳穴治疗,应根据不同病症的需要,经全面考虑后,合理组合配穴,先选定主穴,然后再定配穴。要提倡少而精,一般以2~5个穴位为宜,主穴选2~3个,配穴1~2个。
第十三页,共23页幻灯片
痛经:子宫、内分泌、交感、肾
耳鸣:肾、枕、内耳、外耳
牙痛:神门、上颌、下颌、牙痛点、喉、牙
近视眼:肾、肝、目、眼
感冒:内鼻、肾上腺、额、肺
咳嗽:平喘、肾上腺、咽喉、肺、枕
胸闷:交感、心、胸、肺、平喘
支气管炎:支气管、神门、平喘、肾上腺
哮喘:交感、神门、平喘、肾上腺
第十四页,共23页幻灯片
临床上耳穴的常见取穴
失眠: 神门、肾、枕、心(多梦加胃)
高血压:降压点、交感、神门、心、耳尖放血
落枕:颈、神门、外***
肩周炎:肩关节、肩、神门、锁骨、肾上腺
消化不良:小肠、胃、胰、胆、脾
便秘:大肠、直肠下段、皮质下、便秘点
偏头痛:太阳、神门、肾、皮质下
减肥:内***、肾、大肠、三焦、内分泌、缘中、腹、颊
第十五页,共23页幻灯片
中耳炎:肾、内耳、内分泌、外耳
晕车预防:枕、内耳、胃、神门
扁桃体炎:扁桃体、耳尖、咽喉
中暑:神门、心、胸、枕
眩晕:神门、肾、枕
胃痛:神门、胃、脑、交感、脾
美容:内***、肾、肺、肾上腺、皮质下、缘 中、面颊区
痤疮:神门、大肠、面颊、肺、屏间、脑、肝
第十六页,共23页幻灯片
贴耳穴
耳穴贴压疗法是耳穴疗法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准确地贴压在耳部穴位上,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
第十七页,共23页幻灯片
具有调节神经平衡、镇静止痛、脱敏止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