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静脉输液渗漏的观察及处理方法
第一页,共22页幻灯片
*
目录
第一章 液体外渗的概念
第二章 液体外渗的临床表现
第三章 引起液体外渗的常见原因
第四章 液体外渗一般药物的处理
第五章 渗漏后对血管组织危害较大的常见药,共22页幻灯片
*
可用654-2针剂外敷, 能扩张皮肤浅血管,改善局部组织缺氧缺血症状,但是654-2外敷一次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一般一次不超过半小时,每天3-4次敷.
注意: (%的酒精本身就是高渗液体,,可加重组织脱水。高渗液如:甘露醇、10%葡萄糖酸钙外渗,,,可使温度增高,代谢加快,耗氧增加,会加速组织坏死).
第九页,共22页幻灯片
*
多巴胺、见羟胺、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新;可用5mg的酚妥拉明、生理盐水20ml局部封闭,或用10mg 654-2+%、同多巴胺不能用50 %的硫酸镁(因为它是高渗性药).
第十页,共22页幻灯片
*
(1)即刻停止给药,但不能拔掉针头或套管
(2)尽可能的抽出3-5ml的血或药物,以便减少外渗药液
(3)拔除针头或套管后,轻按局部止血并预防血肿形成,抬高肢体,纱布缚盖,使用冷敷或热敷,还可以予以土豆片敷于肿胀部位
(4)热敷
药物:长春新碱和鬼臼类
第十一页,共22页幻灯片
*
冷敷
药物:其他化疗药物
冷敷或热敷方法:渗出后立即热敷30-60分钟,接着在24h内每小时热敷15分钟.
第十二页,共22页幻灯片
*
同时也可按医嘱予以
(1)可选择性的注入25mg氢化考的松,然后拔掉针头。  (2)保留针头,用2%普鲁卡因2ml加地塞米松1ml做局部封闭。 (3)可用95%酒精,呋喃西林湿敷或冰敷。 (4)抬高患肢。 (5)避免局部按压,密切观察。 (6)如出现组织破坏或溃疡时,应考虑手术切除。 抗癌药物应行二步注射法:盐水引路-药物输注-盐水冲注
第十三页,共22页幻灯片
*
而对于已经坏死的组织、细胞则没有作用. 利多卡因则具有止痛消肿的作用. 我们认为:
① 封闭应在渗漏后1h内,越早越好;
② 应尽最大范围的全封闭;
③ 封闭的方法必须正确,才能将痛苦减少到最低从而使其尽早 恢复。
第十四页,共22页幻灯片
*
液体外渗的预防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静脉输液外渗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当药物外渗时轻者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肿胀,重者导致组织溃疡、坏死,甚至造成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外渗时也要处理妥当,避免给病人增加更多的痛苦。
第十五页,共22页幻灯片
*
预防措施 1. 提高穿刺成功率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穿刺时避开关节,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采用保护性约束,有家属陪伴的教会家属正确的照顾方法,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
第十六页,共22页幻灯片
*
2. 血管的选择
首先,应避开有炎症、硬结、瘢痕或皮肤病的部位进针。其次,评估静脉血管的弹性、粗细及位置,根据血管选择合适的头皮针。有计划地使用静脉,一般由远端到近端。尽量使用留置针,使用留置针时选择直的血管,因留置针导管柔软,不宜损伤血管,轻微活动不会发生外渗,而且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避免反复穿刺,保护了血管。
第十七页,共22页幻灯片
*
3. 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时,应用留置针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每隔2~3h交替使用,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刺激性强的药物输液前必须以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确定穿刺成功后,再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在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过程中,密切观察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
第十八页,共22页幻灯片
*
4. 提高病人的预防意识
输液前告诉病人药物外渗透后导致的后果,输上液后交待注意事项,勿动静脉肢体,嘱病人有疼痛感、烧灼感等不良反应时及时报告。
5. 加强责任心、多巡视 特别是危重患者,巡视时发现药物外渗,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输注化疗药物或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要密切观察注射部位,要进行床头交接班。
第十九页,共22页幻灯片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