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桩基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桩基工程施工验收规范:1 总 则 根据统一布置,现行国家标准《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 收规范》GBJ 201中的土方工程列人本规范中。因此,本规范包 括了土方工程的内容。 铁路、公路、航运、水利和矿井巷检验数量由设计确定,一般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抽查,做好记录。复合地基中的桩的施工是主要的,应保证20%的抽查量。
4. 灰土地基
灰土的土料宜用粘土、粉质粘土。严禁采用冻土、膨胀土和盐渍土等活动性较强的土料。
. 验槽发现有软弱土层或孔穴时,应挖除并用素土或灰土分层填实。最优含水量可通过击实试验确定。分层厚度可参考表1所示数值。
4.3 砂和砂石地基
原材料宜用中砂、粗砂、砾砂、碎石(卵石)、石屑。细砂应同时接人25%~35%碎石或卵石。
砂和砂石地基每层铺筑厚度及最优含水量可参考表2所示数值。
4.4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
所用土工合成材料的品种与性能和填料土类,应根据工程特性和地基土条件,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垫层材料宜用粘性土、中砂、粗砂、砾砂、碎石等内摩阻力高的材料。如工程要求垫层排水,垫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土工合成材料如用缝接法或胶接法连接,应保证主要受力方向的连接强度不低于所采用材料的抗拉强度。
4.5 粉煤灰地基
粉煤灰材料可用电厂排放的硅铝型低钙粉煤灰。SiO2 +AI2O3 总含量不低于70%(或Sio2+AI2O3 +Fe2O3 总含量),烧失量不大于12%。
粉煤灰填筑的施工参数宜试验后确定。每摊铺一层后,先用履带式机具或轻型压路机初压 1~2遍,然后用中、重型振动压路机振碾3~4遍,~ /h,再静碾1~2遍,碾压轮迹应相互搭接,后轮必须超过两施工段的接缝。
4.6 强夯地基
为避免强夯振动对周边设施的影响,施工前必须对附近建筑物进行调查,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防振或隔振措施,影响范围约10~15m。施工时应由邻近建筑物开始夯击逐渐向远处移动。
如无经验,宜先试夯取得各类施工参数后再正式施工。对透水性差、含水量高的土层,前后两遍夯击应有一定间歇期,一般2~4周。夯点超出需加固的范围为加固深度的1/2~l/3,且不小于3m。施工时要有排水措施。 质量检验应在夯后一定的间歇期之后进行,一般为两星期。
4.7 注浆地基
为确保注浆加固地基的效果,施工前应进行室内浆液配比试验及现场注浆试验,以确定浆液配方及施工参数。
对化学注浆加固的施工顺序宜按以下规定进行:
1 加固渗透系数相同的土层应自上而下进行。
2 如土的渗透系数随深度而增大,应自下而上进行。
3 如相邻土层的土质不同,应首先加固渗透系数大的土层。
检查时,如发现施工顺序与此有异,应及时制止,以确保工程质量。
4.8 预压地基
软土的固结系数较小,当土层较厚时,达到工作要求的固结度需时较长,为此,对软土预压应设置排水通道,其长度及间距宜通过试压确定。
堆载预压,必须分级堆载,以确保预压效果并避免坍滑事故。一般每天沉降速率控制在10~15mm,边桩位移速率控制在4~7mm。孔隙水压力增量不超过预压荷载增量60%,以这些参考指标控制堆载速率。真空预压的真空度可一次抽气至最大,当连续sd实测沉降小于每天2mm或固结度≥80%,或符合设计要求时,可停止抽气,降水预压可参考本条。
一般工程在预压结束后,做十字板剪切强度或标贯、静力触探试验即可,但重要建筑物地基应做承载力检验。如设计有明确规定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检验。
4.9 振冲地基
为确切掌握好填料量、密实电流和留振时间,使各段桩体都符合规定的要求,应通过现场试成桩确定这些施工参数。填料应选择不溶于地下水,或不受侵蚀影响且本身无侵蚀性和性能稳定的硬粒料。对粒径控制的目的,确保振冲效果及效率。粒径过大,在边振边填过程中难以落人孔内;粒径过细小,在孔中沉入速
度太慢,不易振密。
振冲置换造孔的方法有排孔法,即由一端开始到另一端结束;跳打法,即每排孔施工时隔一孔造一孔,反复进行;帷幕法,即先造外围2~3圈孔,再造内圈孔,此时可隔一圈造一圈或依次向中心区推进。振冲施工必须防止漏孔,因此要做好孔位编号并施工复查工作。
振冲施工对原土结构造成扰动,强度降低。因此,质量检验应在施工结束后间歇一定时间,对砂土地基间隔l~2周,粘性土地基间隔3~4周,对粉土、杂填土地基间隔2~3周。桩顶部位由于周围约束力小,密实度较难达到要求,检验取样应考虑此因素。对振冲密实法加固的砂土地基,如不加填料,质量检验主要是
地基的密实度,可用标准贯人、动力触探等方面进行,但选点应有代表性。为此,本条提出了应在有代表性的地段做质量检验。在具体操作时,宜由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