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9
文档名称:

地下水资源开发环境负效应及预防措施.ppt

格式:ppt   大小:5,251KB   页数:18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下水资源开发环境负效应及预防措施.ppt

上传人:石角利妹 2022/3/13 文件大小:5.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下水资源开发环境负效应及预防措施.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下水资源开发环境负效应及预防措施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189页
海水入侵灾害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海滨地区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使海滨地区含水层中的淡水与海水之间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导致海水或与海水有水力联系的高矿化地下咸水研究为基础,不断提高海水入侵的研究程度和质量;充分合理地利用区内已有的资料。
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189页
勘察内容包括海水入侵灾情,海水入侵的环境背景、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海水入侵特征、成因和规律,海水入侵的发展及其危害性预测,海水入侵的防治对策。
(一)区域环境地质条件和水环境特征勘查
1. 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及主要矿产(包括矿泉水资源)
查清地层、构造的分布和性质,注意张扭性断裂构造,其破碎带发育,含水性能好,易于地下水富集,如与海水有直接联系,易形成海水入侵的通道。查明工作区地貌类型、海岸地貌和地面高程。
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189页
2. 含水层的岩性、结构、厚度和富水性:查清含水层的岩性和结构,含水层厚度、含水层透水性及渗透系数。对于碳酸盐岩地层,要说明其含水层的不均匀性和成层发育的特点。
3. 隔水层岩性、结构与厚度。
4. 地下水类型,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5. 地下水位、水质和水温特征。
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189页
6. 海湾与近岸沉积
查清海湾特征和近岸沉积岩性和沉积构造。砂质海湾是海水入侵的良好通道,也是古海水滞存的有利场所,内陆一侧易发生严重的海水入侵。碳酸盐岩海岸,海水可沿构造裂隙带或碳酸盐岩溶孔隙或溶洞入侵。
7. 地理环境演变
查清气候变迁阶段,海陆变迁历史。海进、海退时期以及古河道发育情况
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189页
8. 第四系松散沉积物
查清地层岩性特征、成因类型、沉积结构与分布规律。
颗粒较粗,透水性较强的沉积物,可成为海水入侵依托的介质,砂体(包括粉砂、细砂、粗砂和砾石)是发生海水入侵最为典型的物质。无论是层状的砂层还是带状砂带,都是诱导海水入侵的通道。砂层或砂带的物质颗粒越粗,透水性越强,越容易遭受海水的侵入。海相地层也是海水入侵易发的场所,海相地层(包括泻湖相沉积)通常与现代海水保持比较密切的水力联系,即使没有保持水力联系,往往也可能滞留、封存—部分古海水,从而成为新的侵染源。因此,砂层、海相地层和古河道砂带以及泻湖沉积层在时空上的分布,直接影响海水入侵的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189页
9. 地下卤水(矿化度>50g/L)
查清卤水分布特征、浓度和成因类型。
卤水入侵是古海水入侵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潜水卤水层与现代海洋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因此,能得到现今海水的顶托作用.。当陆地地下淡水水位下降时,地下卤水在海水顶托作用下,迅速沿含水层扩散、侵染淡水。
10. 水资源评价
地下水补给量调查,查明地下淡水补给条件的变化情况、尤其是补给量的减少和减少原因。进行勘查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和水资源综合评价。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189页
(二)海水入侵灾害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调查
1.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调查
在开采地下水历史较长、机井密度较大的城市,每1~2年要统测一次丰、枯水期水位,了解集中开采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规模和发展趋势。查明漏斗中心的水位、漏斗面积及形状。了解地下水位下降幅度和下降速度。
2. 地下水开采量调查在机井开采量调查的基础上,应对集中开采区的代表性机井每1~2年进行一次丰、枯水期开采量调查。分析研究机井密度、水位下降幅度与机井开采量变化关系。查明地下水开采量的超采趋势。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189页
3. 气候
查明气候干旱和风暴潮情况(风暴潮入侵陆地范围。
4. 水利工程
查明地表水系特征,主要河流开发状况和新水系格局
5. 陆地水化学特征
查明地表水化学特征和地下水化学特征。
6. 水质污染情况
查明地表水水质污染情况及排放量,查明地下水污染情况。
7. 海水养殖业对水质的影响
如果有盐场、海水养殖场等,应查明建场时间、面积(扩大面积)。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189页
(三)海水入侵规模、特点、类型、成因和程度勘查要求
1. 海水入侵范围
一般采用边界条件分析、水化学分析、钻探和物探资料分析等手段。主要依据是:(1)与海水有直接联系的埋藏砂层或碳酸盐岩裂隙带(构造),在空间分布上应具有连续性。区域范围内氯离子含量都大于250 mg/L;对于海水入侵规模大的地区,视电阻率小于30·m低阻电性层在区域范围内由海岸向陆地在整体上逐渐变化。查明海水入侵范围和面积(km2),纵向伸入内陆推进速度(m/a),氯离子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