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家校沟通存在的问题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其特点,它们互相联络,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学校假设无视家庭教育的影响,分开了家庭配合的学校教育必然因为孤军作战而难以奏效;家庭教育假设和学校教育方向不一致,就会使学生不知所措,家庭教育也将举步家校沟通存在的问题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其特点,它们互相联络,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学校假设无视家庭教育的影响,分开了家庭配合的学校教育必然因为孤军作战而难以奏效;家庭教育假设和学校教育方向不一致,就会使学生不知所措,家庭教育也将举步维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必须走向结合,是因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一样的,也是因为家庭教育需要学校提供指导,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参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只有环境不同、教育者不同,没有主次之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该是“指导和配合”的关系,而是互相联络、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合作型关系。虽然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早就受到政府、学校的关注,但在理论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偏向。
一、老师和家长对于家校沟通的错误认识
有些老师错误地认为,和家长沟通就是告诉家长孩子出现的问题,或者是在孩子犯错误时向家长告状,这种方式虽然能引起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但是很容易引起家长的反感,因此,,认为,无非就是问问孩子的身体状况、学习情况,他们往往不重视孩子的心理安康、同伴相处。另外,他们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认为沟通应该是学校的事,而自己的力量那么可有可无,孩子在学校,也就把教育的重任完全地交给了学校。因此,很多家长不能配合学校完成一定的教育工作,更不能主动积极地参和到教育管理的工作中来.
二、家长会的形式参和多于本质参和
由于家长的兴趣、需求、动机和利益各不一样,家长在和学校进展沟通合作的过程中希望参和活动的形式和层次也各不一样。家长参和活动的形式分为三个层次:形式上的参和,人际的参和和管理式的参和。家长和学校的沟通主要集中在表层化的参和层次,通常是由学校主宰着这类活动。这一层次的参和形式主要有家长会、开放日、学生作品展、家长联络薄等。
三、单向灌输多余双向沟通
家长会、 联络和约见家长是老师和家长进展沟通合作的最普遍方式,而一些较高层次的直接参和方式仍然不太受欢送,因此尚未采用或很少被采用。在家校沟通方面,很多学校仍然以单向灌输为主,缺少双向沟通。由于学校对家长只是一味的灌输,很少采纳家长的意见或建议,使得家长参和学校教育仍然停留于比较外表化的层面.
四、随意性多于方案性
大多数学校只是在学期初或学期末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召开一两次家长会,其余时间均是为理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老师和个别家长进展的沟通,随意性较强。这种活动缺乏方案性和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