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2
文档名称:

核心素养核心考点核心突破.ppt

格式:ppt   大小:7,993KB   页数:7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核心素养核心考点核心突破.ppt

上传人:1557281760 2022/3/17 文件大小:7.8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核心素养核心考点核心突破.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核心素养核心考点核心突破
聚焦核心素养
锁定核心考点
实现核心突破
2022/3/17
2021年12月,教育部正式启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本次修订工作旨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研制我国核心素养经济社会开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三是做好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衔接,在高考考核目标中适当表达核心素养的要求,梳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层次与关系,表达素养导向。
2022/3/17
中学语文教学,要狠抓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项核心素养的训练,既要抓根本知识、根本能力的训练,又要注重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文化思考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要重视对作品深层次意蕴的思考的指导,要重视对材料的整体性把握的指导,要重视考生思维推进的表达能力的训练。
——高考评卷组组长
2021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将会对语文教育与教学产生积极影响,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重视语文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构建均衡而合理的能力构造和素养体系,引领语文学科建立的方向,凸显母语教育在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中的根底作用。
——教育部考试中心
它侧重考察的是考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开展与提升两种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2021年全国Ⅱ卷
2022/3/17
17
语文:以环境为载体,设置任务,考察核心素养
〔1〕个人体验情境
个人体验情境指向学生个体单独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体验丰富的情感,尝试不同的阅读方法以及创作文学作品等。
这类情境的设置,注重个人阅读体验,能够彰显个性化言语特点和表达方式。在这样情境中,典型任务一般呈现为读后感、文本解读,人物评述、价值观评判等。
〔2〕社会生活情境
社会生活情境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强调学生在具体生活场域中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强调语文交际活动的对象、目的和表述方式等。
这类情境的设置,注重语言的标准性,强调语体本位,讲求在具体的场合中语言运用的准确和得体性,同时要注意语言的思维性。典型任务一般呈现为调查报告、活动筹划案、演讲稿、设计访谈问题、邀请函等。
〔3〕学科认知情境
学科认知情境指向学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开展语文学科认知能力。
这类情境的设置,注重对语文学科本体内容的探究,牵涉到如语法知识、文体知识、写作手法、篇章建构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此类情境下的典型任务一般呈现为语言文字运用、语言品味、艺术手法分析、形象鉴赏、文章主旨及相关问题的探究等。
聚焦核心素养
锁定核心考点
实现核心突破
试题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
课本试题的改编
课本试题的嫁接
课本试题的创新
锁定核心考点之研究教材

考什么?
为什么考?
怎么考?
锁定核心考点之研究考纲
1、强化“三种意识〞
考点意识
题型意识
得分点意识
对于每一个考点,近年来出现的频率,考察的比重,通常有哪些题型,每种题型通常有哪些设问方式,怎样解答,高考评分细那么如何。
2、研究考试内容




〔2〕能力要求〔行为目标、能力目标〕
〔1〕知识内容〔内容领域、知识点、考点〕
语文?考纲?
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内容领域〔知识点〕
行为目标〔能力〕
数学知识点
关注考纲的能力要求的变化。
3、研究考纲变化
关注考纲内容增减变化。
关注考纲的“题型例如〞的变化。
2021年高考试卷使用情况:
〔一〕01、新课标全国Ⅰ卷适用地区:
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广东、福建、山东〔高考英语/文理综改用“全国卷〞,英语并恢复“英语听力考试〞 ,其他学科自主命题〕〔10〕  
02、新课标全国Ⅱ卷适用地区:
青海、西藏、甘肃、 陕西 、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 重庆 、辽宁〔11〕
03、 新课标全国Ⅲ卷适用地区:
贵州 、广西 、 云南 、四川 〔4个〕
〔二〕海南省: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政、史、地、理、化、生)+ 新课标全国Ⅱ卷(语、数、英) 〔1〕
〔三〕自主命题省份:
北京、天津、上海〔新高考〕、浙江〔新高考〕 、江苏〔5〕
*
锁定核心考点之研究高考真题
2022/3/17
高考命题方向:“一体四层四翼〞与“一点四面〞
“一点〞就是要在高考当中表达立德树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当中表达核心价值、依法治国、传统文化、创新能力四个方向。
高考命题方向:一点四面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
依法治国
创新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