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3年陶行知的六大解放在幼儿教育中的渗透
【摘要】: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 “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陶行知直言“不会种菜,不是学生”。在教学也要创造条件让幼儿积极的动手。我们应跟爱迪生的母亲一样,让孩子从小有动手操作的机会。爱迪生成了伟大的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
《纲要》指出儿童是主动学习者,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他们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儿童的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儿童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亲身经历真实的研究过程”,要让儿童真正地“做科学”。我在教学与游戏活动中,积极为幼儿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
曾经在带大班时,我给幼儿讲了静电是怎样产生的,并为幼儿准备了一系列的实验材料,让孩子直接动手操作和实验,感受静电的存在。游戏一开始,爱动脑筋、好奇的贝贝就抢先拿起一把塑料尺,使劲儿的在头发上蹭了两下,然后学我做实验的样子,轻轻地将尺子靠近实验用的碎纸片,静静地等着奇迹的出现,可小纸片们却一动也不动,他看了看尺子和碎片,他把纸片撕得更碎,又继续起实验来。他拿尺子继续在头发上蹭了两下,这次靠近小纸片时,小纸片轻轻地动了动,可纸片还是没被尺子吸住。贝贝放下尺子,又看看尺子和碎纸片。过了一会儿,他好像想起什么,抓起尺子使劲儿地在头发上蹭了起来,然后又将尺子靠近碎纸片,这次桌子上的碎纸片都被吸到了尺子上。开心的贝贝连蹦带跳地跑到我面前,兴奋地说:“王老师,,快来看!纸片被尺子吸住了。”可他低头一看,尺上已经什么也没有了,碎纸片都掉到了地上。这回他并不着急,使劲儿地用尺子蹭头发,大概在尺子蹭了十六七下后,他弯下腰把尺子靠近地面的碎纸片,只见这些纸片全被吸到了尺子上。我见贝贝这么认真,便鼓励他说:“贝贝,你这个实验做得很成功。静电的产生可以有许多方法,你还可以用别的材料试一试,好吗?”贝贝点点头,动手用玻璃丝、丝绸带、尼龙布等和塑料瓶摩擦起来,进行着静电产生的实验。孩子们在自己实验操作中想出了各种产生静电的方法。
三、解放孩子的眼睛
陶行知说:“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胸怀祖者采访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他毫不犹豫地告诉记者"我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由此可见,观察力是聪明大脑的"眼睛",教师、家长有责任解放幼儿的眼睛,帮助孩子把"眼睛"擦得更亮。
解放眼睛,让孩子会看,会观察,使幼儿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同时形成对获得知识的积极态度。幼儿对生动有趣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事的物非常感兴趣。老师要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著名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的座右铭就是:“观察、观察、再观察”,观察是一切科学成就的开端。在每个科学活动中,我都会积极提供许多观察的机会,从各个角度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如在科学活动“比较液体的多少”。我首先让孩子观察两个盛有同样液体粗细不同的瓶子容器,孩子通过观察来进行比较哪个瓶子里水多?在孩子有不同猜测结果挣着下,我拿来另一只茶杯,请一个小朋友到前面将不同瓶子的水分别倒入同一杯子后进行比较,前面小朋友在实验时别的小朋友目不转睛地看着,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