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关于国有企业所属“僵尸企业”处置的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国有企业所属“僵尸企业”处置的思考.doc

上传人:彩霞 2022/3/19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国有企业所属“僵尸企业”处置的思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国有企业所属“僵尸企业”处置的思考
作者:

摘要 “僵尸企业”处置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深刻剖析“僵尸企业”处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研究分析“僵尸企业企业”处置工作上升到企业自身战略发展需求的高度。有的国有企业还在沿袭传统的工作推动方式,走传统路径,用过去办法,不主动研究和解决问题,存在“等靠要”思想,个别国有企业甚至存在侥幸心理,故意拖延时间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客观上,“僵尸企业”处置已进入深水区,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影响工作进度的难点问题逐渐显现。对于“僵尸企业”的处置要坚持“一企一策”,分类有序推进。方案的制定和推动实施的过程中,会涉及各类问题,包括资产确权、不良资产处置、债权债务处置、职工安置、法律诉讼等多个方面。面对这些难点问题,必须要持续用力、合力攻坚,用新招法、新途径,争取政府监管部门的最大支持,着力解决。
三、国有企业所属“僵尸企业”的处置路径
“僵尸企业”处置采取的方式一般有清算注销、股权转让、减资、向法院申请强制解散或破产清算等多种方式。根据“僵尸企业”累积的历史遗留问题不同和企业当前情况不同,应该采取“一企一策”的方法制定具体处置方案。
(一)分析“僵尸企业”现状
对于国有企业所属的“僵尸企业”要在人员、业务、资产和法律诉讼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摸底梳理,同时将历史遗留问题清单化,逐一解剖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办法。
人员方面,要摸清员工的思想动态及离职意愿,统计每位员工的劳动合同,要综合考虑员工的年龄、工作能力、家庭情况等因素,依法合规制定好员工安置方案。现有业务若是由国有企业内部承接的,可以公开选聘员工到新岗位重新上岗,或者在企业可承受范围之内,给予老员工内退政策;对于无法重新安置的员工,可按照市场化原则,给予员工经济补偿,帮助员工重新寻找就业机会。“僵尸企业”涉及职工安置或职工股东权益保障等多种问题,应充分征求工会的意见。
業务方面,对于通过改善还存在盈利空间的业务,可考虑由国有企业内部继续承接;对于毫无前景的业务要果断停业,及时止损。同时,要重点梳理应收账款,通过正常催收、申请支付令、法律诉讼等多种方式催收;确实无法收回的,依法合规履行财务核销程序,并按照“账销、案存、权在”的原则,使“僵尸企业”的原股东方继续保留追索的权利。
资产方面,应重点梳理土地、房屋以及固定资产等内容,明确产权关系。进行固定资产处置时,要充分评估资产的使用价值,做到物尽其用,避免浪费;分析各类资产对国有企业的重要程度,有利于国有企业主业发展的可考虑内部企业承接,进一步盘活资源;涉及资产报废和转让的,要做到“关键流程不错位、不缺位”,其中一定金额以上的设备对外转让应在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
法律诉讼方面,要依据所有案件的诉讼进度和判决执行情况。涉及法律胜诉的应收债权承继的,应考虑制定后续债权执行方案;未决诉讼的或有应收债权还应尽快做好确权工作。
(二)制定专项处置方案
通过对上述人员、业务、资产和法律诉讼事项的梳理,应根据“僵尸企业”具体情形制定专项处置方案。方案应以最低的处置成本,确保获得较好的处置收益。
一是对于微利的“僵尸企业”,不管是控制类还是参股类,一般可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