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和答案
1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绩的评价。
24.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影响。
25.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27.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锻炼法的根本要求有哪些?
28.简述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29.简述富勒等人提出的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答复下列问题。
30.材料: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片段
王老师:词的上阕重在写景,而下阕引用了周瑜这个人物,有何用意?
学生甲:苏轼在上阕已经提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里塑造周瑜这一形象是为了照应上阕,因为周瑜就是一个英雄豪杰。另外,把周瑜这一英雄豪杰与自己做比照“早生华发与“人生如梦〞可看出是苏轼对自己的哀叹。
学生乙:我读过周瑜的传记,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是他娶小乔十年以后的事,而词中“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也许是为了显示周瑜的年轻。与苏轼的“早生华发〞相比照。
后面“羽扇纶巾,樯橹间灰飞烟灭〞那么是写出了周瑜儒雅的打扮,沉着的姿态与功业之大。
而苏轼却功业无期。
王老师:两位同学的发言把周瑜这个人物形象在这首词中的作用分析得比拟完整,那么我们学过杜牧的?赤壁?,大家还记得吗?
学生:记得!
王老师:好,我们一起背诵一遍。
学生: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王老师:杜牧在这首诗中强调赤壁之战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东风。
王老师:为什么同样是写赤壁之战,战争的关键却不同呢?是不是有位作者搞错了呢?
学生丙:我认为他们没有搞错,苏轼塑造周瑜这个人物形象,主要写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重要作用,是为了用周瑜的年轻有为与自己的光阴虚度、壮志未酬作比拟。杜牧的诗却把赤壁之战的关键归于东风,假设没有东风之力,周瑜将会一败涂地,可能是突出他自己的雄才伟略吧。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和答案
3
王老师:确实是这样。苏轼的词与杜牧的诗都是为了要表现作者的思想,他们所要歌咏的史实内容的不同,是因为他们要表达自己不同的抱负。苏轼要借用周瑜来抒发自己有志国,但是壮志未酬的感慨。杜牧有经时济世之才,通晓兵法军事,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施展才华的时机,所以他感史伤怀,把赤壁之战的功绩归于东风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遏。
问题:
(1)这个教学片断主要表达哪些教学原那么(6分)?
(2)贯彻该原那么应该遵循哪些根本要求(12分)?
31.材料:
肖平、王东、高力和赵翔四个人都喜欢踢足球,也爱观看足球比赛。但是他们在观看足球比
赛时,情绪表现不一样。当看到自己喜欢的球星踢了一个好球时,肖平立刻大喊“好球!好球!〞
同时兴奋地手舞足蹈,王东也挺冲动,叫好并鼓掌。但是却没有肖平那么狂热,有时还劝告肖平
别喊;高力只是平静说了一句,“这球踢得还不错,有水平〞,而赵翔那么始终沉默不语,会心一笑。
问题:
(1)请指出这四个人的气质类型(6分)。
(2)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