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共11页
接下来就要说说“人为”的力气了,在《窦娥冤》中,人为的抗争其实鲜少出现,作者为了衬托窦娥的凄惨,于是加重笔墨的在突出社会中的恶势力,让人们产生痛恶。可是这样的支配下来,窦娥的苦苦呻吟都没能撼动那些恶势力的一根汗毛,无论她怎样呼喊着天理,但现实中的事情没有因此而有任何变更。甚至是在窦娥死后,她的冤案都没有得到平反,这就说明人为的力气在当时的社会是有限的。但作者没有让人们对社会彻底悲观,他让窦娥的鬼魂去找窦天章,之后窦天章做的事情可以说是人的力气了。而窦娥的鬼魂去找窦天章这件事带有神话的色调,是人们美妙愿望的寄予,有人质疑,这可以叫做“人为”吗?我认为是可以的,作者这样支配只是在说明邪恶是可以被战胜的,我信任没有窦娥的鬼魂,也会有另一个正义之人去找窦天章,为窦娥平冤昭雪。
我们纵观《窦娥冤》整部剧作,尚可算作“人为”的反抗体现在三处:一处是她与张驴儿的抗争,一处是她与官府的抗争,还有一处就是结尾的鬼魂平冤了。每一处的出现都可算作剧中的高潮,但两次都以失败告终,窦娥的抗争最终都沦为对“天命”的埋怨了。而第三次的“人为”抗衡就是在告知人们,我们用自己的力气对面对黑暗势力也是可以取得成功的。我们虽然不能说人为可以主宰天命,但也不要信任天命肯定可以主宰人的作用。我认为“人为”的力气是必不行少的,就像剧中,若窦娥没有与张驴儿的抗争,她就要被再一次买卖了,而后来与官府的抗争,即使失败,但可以让世人了解现实的黑暗,可以让人们以后更好的在黑暗中找寻出路。
其实“人为”与“天命”都是面对社会悲剧的一个看法和方法,有人固执的认为任何事情都可以叫做“天命”,或是认为任何事情都可以“人为”的变更,这就会钻进一个个牛角尖中去。窦娥对“天命”的信任并没有变更她的凄惨命运,而是后来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平了冤案,这说明白什么呢?其实这就是回答了开头的那个问题,在充溢因果报应的宿命中,“人为”的力气可以是很大的,关键是把握好解决问题的时机。
一味的硬碰硬只能两败俱伤,犹如窦娥最终以死来唤天理,不惜发下三桩毒誓来抗拒命运的不公。窦娥选择死亡其实就是在做最终一个“人为”的努力,用最悲壮的手段向大家证明着天理尚存。即使她是向“上天”来发誓,但她也是想通过自己的呼喊,让“上天”明白她的冤屈。这种没有后路的对抗最终让誓言灵验了,但是窦娥自己的生命也牺牲了。“人为”的抗争往往都会得不偿失,但我们要因此都终止吗?
“人为”的结局我们不行预料,但是若不“人为”,或许结局只有一个。宿命只是我们为自己的失败找到的借口,就算是得不偿失,就算是两败俱伤,我们至少曾经有过胜利的希望。我信任窦娥当时在对抗张驴儿的逼婚,对抗官府的昏庸时,还是抱有着或许会胜利的希望。我想,就是因为有这个希望,所以她在临行前才会做最终的一搏。即使她把希望寄予在“天理”上,但她还是用自己的行为作出了抗拒黑暗的一搏。
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还须要许多次这样的一搏,在没有亲自努力过之前,“天命”只是一个传闻。在现今的社会中,“窦娥”的故事还在发生,让我们信任窦娥那总是失败的“人为”吧,因为除开结局,我们须要一种敢于正视一切苦难和不幸的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