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武汉古琴台导游词.docx

格式:docx   大小:3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武汉古琴台导游词.docx

上传人:羹羹 2022/3/23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武汉古琴台导游词.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下,知音能几人。后来,人们有感于俞伯牙和钟子期深厚的友情,高山流水成为友情的象征,知音也成为知心挚友的代名词。高山流水后来也成为流传千古的中国传统名曲,为后世之人所传诵。1977年,美国放射的飞行器旅行者号太空船上携带有一张镀金的唱片,唱片中录有二十七段各国的音乐,其中选中的唯一一首中国音乐就是流水,向宇宙星球的高级生物传递中华民族的才智和文明信息。
  好了各位挚友,我们现在已经抵达古琴台的门口,请大家跟我一道参观。
  这里是琴台蜡像馆,它以蜡像的形式记述了刚才我给大家讲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










  穿过回廊,大家请看,这里有一座照壁,上面有一块石碑,上书印心石屋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是当年道光皇帝赐给两江总督陶澍的。陶澍做官50余年,官至一品封疆大吏,按说应聚积不少财宝,可他为官清正廉明,重用贤才,兴修水利,不徇私情,到他七十岁退休时依旧两袖清风,为时人所称道。退隐之后他在琴台修一座石屋借居,但依旧忧国忧民。后来道光皇帝赐给印心石屋四个字,表示皇帝和臣子心心相印之意,当然这只是古代皇帝笼络人心的一种手段而已。印心石屋四个大字是用阴阳笔法镌刻而成,远看凸突而出,近看却凹陷而入,表现出超群的雕刻技巧。
  好,这里是被誉为诗、书双绝的宋湘题壁诗。宋湘,广东梅县人,曾任汉阳粮道,是清末出名的才子。有一年冬季,他冒雪来到琴台凭吊古迹,想到俞伯牙与钟子期互为知己的故事,不禁感叹不已。随即,他摘下一束竹叶,饱蘸浓墨,就在这块墙壁上题写了这首诗,因是用竹叶书写的,又名竹叶书。
  噫嘻乎,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不传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无文字直至今。是耶?非耶?相逢在此,万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题诗,吾去矣!
  宋湘在诗中对知音的故事抱着半信半疑的看法,但不管怎样,由于书法精妙,被誉为诗书双绝,也被称为琴台一宝。董必武、叶剑英等国家领导人参观后非常喜爱,嘱托身边工作人员把宋湘题刻拓片带回去欣赏。










  各位挚友,中间这座由汉白玉石栏砌成的高台就是伯牙台了,中间石碑上刻着琴台两个大字,据说是北宋大书法家米芾所题,背面是五十年头重修琴台记。石栏四周是琴台故事的浮雕。相传俞伯牙就是在这里弹琴时结识了钟子期,并结为知音。
  这座富丽宏伟的半歇山顶殿堂是琴台的主要建筑,额坊上四个大字高山流水,拓自宋湘竹叶书。这里常常举办大型纪念活动,宏扬知音文化,因为知音文化的本质就是中华民族重友情,轻物质利益的传统美德。
  这里是知音雕塑,旁边琴童怀抱瑶琴,俞伯牙微躬拱手向钟子期致意,表现他遇到知音的欣喜之情。
  塑像的背后是波光粼粼的月湖,远处的梅子山依旧郁郁葱葱,时间假如可以倒转,我们多想回到故事发生的时刻,见证这段令人心动的故事。大家的右手边是巍巍的长江大桥,将武汉三镇连在一起,四周现代化的建筑栉比鳞次,又在提示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那久远的故事好像已离我们远去,知音对我们还有意义吗?我想,答案是确定的,我们现在依旧须要知音,依旧须要亲情、友情和爱情。
  现在我提议,我们大家照个合影好吗?让琴台作证,让青山作证,让月湖作证,愿各位的友情更加许久,愿各位的爱情更加甜蜜,愿每一个人都找到人生的知己。漫漫人生路,但求一知己。
  好了,各位挚友,琴台就参观到这里,感谢各位!
  武汉古琴台导游词篇2






第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