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信息获取的成本效益问卷调查分析.pdf

格式:pdf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信息获取的成本效益问卷调查分析.pdf

上传人:一文千金 2012/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信息获取的成本效益问卷调查分析.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会计研究 2003 5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信息
获取的成本效益问卷调查分析
周勤业卢宗辉金瑛
(上海证券交易所 200120 全景网络有限公司 518010)
【摘要】本文分别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成本效益和投资者信息获取的成本效益网上问卷调查进行分析, 结果表
明,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的费用呈逐年上升态势; 投资者为获取公开信息所负担的费用较多, 总体呈上升趋
势; 投资者普遍认为对投资决策极重要的公开信息项目有年度报告、利润分配及转增股本实施公告、首次发行
或二次发行招股说明书及发行公告等。投资者认为最重要的定期报告项目是主要财务指标(中报) 和会计数据
和业务数据摘要(年报) 、股本变动和(主要) 股东(持股) 情况以及财务报告。对机构投资者而言, 其在作出
投资决策时最关注的财务指标依次是上市公司成长性指标、盈利数量指标、盈利质量指标。而对偿债能力指标、
资产状况指标、营运状况指标、现金流量指标和利润分配指标则关注程度不是很大。
【关键词】信息披露成本信息获取成本成本效益
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 信息与其他任何物品一样, 也存在着成本—效益问题。只有信息产生的效益
大于信息的成本, 信息的生产才具备经济上的合理性。上市公司对外公开披露的信息也是如此。国内外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实践表明, 上市公司对外公开披露的信息 80 %以上是会计信息。近年来, 随着会计准
则体系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范体系的不断完善, 上市公司对外公开披露的信息日益膨胀。据统计, 2002
年沪市上市公司平均每家进行 25 次的信息披露(包括临时公告和定期报告) , 最多的 ST 国嘉公告近百次。
监管的加强导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相应的获取成本大大上升, 而提高的信息成本能否产生相应的增量
效益, 自然引起了监管层和理论界的关注。
上市公司公开信息披露的效益通常体现为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提高。关于证券市场有效性和会计披露
信息含量问题,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理论界已进行过较多卓有成效的探讨(吴世农, 1996 ; 沈艺
峰, 1996 ; 赵宇龙, 1998 ; 赵宇龙、王志台, 1999 等) 。而在信息披露成本—效益两极关系的成本端, 仅
有少数学者就此进行了探讨(王雄元、严艳, 2003) 。本文拟以问卷调查为研究手段, 从上市公司发生的
信息生产成本和投资者发生的信息消费成本两个角度, 旨在了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成本究竟有多大、投
资者为了获取这些公开信息花费多少成本、这些信息对他们是否有用, 以便于上市公司和监管部门在基
于信息的成本- 效益原则下进一步提高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质量。
在程序上, 我们首先设计了两份信息披露成本调查问卷, 问卷分别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成本效益
和投资者的信息获取成本效益进行了调查。对于投资者的信息获取成本效益问卷, 还尽可能针对机构投
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问题。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 全部在沪深两交易所的网站
(www. sse. com. cn 和 www. cninfo. com. cn) 上进行。本次调查于 2002 年 4 月实施, 得到了上市公司和
广大投资者的踊跃参加, 共收到 499 家上市公司(其中沪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