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题
        数一数
数学第七册
备课人:
教学目的
1、  结合详细教学情境,通过数一数、拨一拨等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理解各单位之间出是多少,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
   3、在计数器上拨出三千七百万,然后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到四千二百万。
      通过拨珠活动,既可以使学生稳固对较大的数的认识,又能进一步理解十位制计数方法“满十进一”.
   4、书本第4、5题.
     直接对抽象的数进展数数,在抽象的程度上进步了。
     在数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其次,学习在遇到“满十进一”的问题时,老师可以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假设学生有困难,可以鼓励其借助计数器先试一试,再数一数.
   5、第6题.
      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直观的模型作支撑。
   6、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校对。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0个10 0000是100 0000 读作:一百万
10个100 0000是1000 0000 读作:一千万
10个1000 0000是10000 0000 读作:一亿
 
 
 
课题
          人口普查(一)
数学第七册
备课人: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经历搜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这些大数的意义。
2、  学生能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3、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才能及归纳概括才能.
4、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数据进展国情教育。
教学重点
能对多位数进展估计,开展估计意识。
会正确性读写多位数。
教学难点
能正确读写每级中间或末尾有零的多位数。。
教学过程
一、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师: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为了清楚地知道我国人口的实际情况,在2000年,我国进展了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
   2、多媒体出示相关数据。
   3、师:你能读出图中全国、北京和天津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的实际人数吗?试一试,同桌互相读一读。
      师:你能读出哪个城市的人口数?请你读一读.
          会读的同学能不能把你们的小窍门教给大家。
   4、学生汇报,师借助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读数的方法。
      (1)先把大数四位分级;
      (2)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亿级和万级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或“亿"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零的,只读一个零.
   5、师:你能用我们总结的方法再读一读这些数吗?
二、试一试。
   1、说一说这些国家各有多少人。
      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当地有关人口的数据,引出一些比较大的数据,以便学生能体会到大数据的实际意义。同样也可以搜集其他的一些大数据.
   2、写出以下画线的数.
      结合一些较大的数,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和身边可以感受的详细参照物进展比较,对学生理解较大数的意义有很大的帮助的。
板书设计
人口普查
(1)先把大数四位分级;
(2)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亿级和万级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
加一个“万”或“亿”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中间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零的,只读一个
零.
 
 
 
课题
          人口普查(二)
数学第七册
备课人: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经历搜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这些大数的意义。
2、  学生能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3、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才能及归纳概括才能。
4、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数据进展国情教育。
教学重点
能对多位数进展估计,开展估计意识。
会正确性读写多位数。
教学难点
能正确读写每级中间或末尾有零的多位数。。
教学过程
一、练一练。
   1、先分级,再读出下面各数。
      450230    30017600    350609000
      要求学生先分级,再和同桌互相读一读,最后集体交流。
   2、写出下面各数。
                     四百零五万六千
                   七百万二千零三十
       (1)先让学生说说在写数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
   3、先读一读,再用线连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