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时间:2022年3月31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2 -页共23页
《大学》读后感
篇一:读《大学》有感
1.《大学》
——曾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娼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大学》有感
王正海
时间:2022年3月31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6 -页共23页
《礼记?大学》中“正心、修身、齐家、治天下”的人生理想,几千年来影响经久
不衰。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与精神象征,校长要想管理好一所学校,首先也要从“正心、修身”开始,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养,内外兼修,努力做到“九正”,即“正心、正行、正言、正身、正德、正听、正视、正事、正思”,聚和谐之力,养浩然之气,方有可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有所建树,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完善自己的教育历程。
正心 :作为校长,首先对教育事业要抱有崇高的情怀,心专意诚。要学会不断在学习中、工作中进行心灵的自我历练与升华。坚定教育理想,做一个忠实的教育工和精神的高贵者。要有自知之明,清楚地知道自己所长所短,扬长避短,博采众家之长。
正行:校长的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会影响学校的风气,经常性的检视自己的教育与管理行为将有助于工作的开展与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校长在采取行动前,应该具有创新性的思想,把学校的发展,教师与学生的合理诉求进行综合性思考,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的管理,避免呆板苛刻的平面化的管理,不断丰富管理的内涵。
正言:校长是代表上级管理学校的,讲什么话及怎么讲话对学校和教师而言都十分重要,同时也是校长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校长要坚持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讲、不利于稳定的话不讲、空话套话不讲、违背上级政策和教育规律的话不讲、兑现不了的话不讲,危言耸听的话更不能讲。校长要练就“色思温、言思忠、貌思恭”的气质;要言行一致,少说空话与套话,言必信、行必果。
时间:2022年3月31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6 -页共23页
正身:作为一位校长,要想办好一所学校,自身的修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本人认为,当好校长首先要大气,要有一般人不具备的博大的胸怀与气度,既能入世、又能出世,“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懂得有所为而又有所不为。《》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正德:办好一所学校与校长的道德、学识、能力、思想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但相比较而言,道德比其他几项更重要。“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校长良好的人品与口碑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与结盟即墨、胶州传统名校的校长交流就能够发现,这些校长们表面看起来并无过人之处,但仔细品味就能感受到,他们身上有一种朴素的道德力量---“常怀平常心、做平常事”。把平常事做好做出色就是不平常;把简单的事坚持不懈去做就是不简单。“团结才能做事,合作才能出众”。做校长要学会与人为善,“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注重感情投资,打造一个优质的教育教学团队是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长期默默的坚守。
正听:“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听不正则事不达”,校长要多听取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和其他渠道传递的讯息,寻找教育的最佳契机,力争未雨绸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争取主动。教育的智慧在老师和学生中,校长要努力做到“从谏如流、从善如流”,要明白思路决定出路的道理。
时间:2022年3月31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7 -页共23页
正事:校长要做到“格物致知”,经常性的思考教育规律,明晰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