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迷你鹦鹉鱼的饲养与繁育
迷你鹦鹉鱼是近年来通过人工杂交手段繁育出的新观赏鱼品种,根据其体色可分为宝蓝迷你鹦鹉鱼和白金迷你鹦鹉鱼。迷你鹦鹉鱼原产地为中国台湾,于2016年引入中国大陆。引进之初,亲鱼价格高达几千元。迷你鹦鹉鱼的生洗,铺设底砂的厚度在2~3 cm,若种植植物可适当增加厚度。铺设的底砂也可用陶粒及水草泥代替,建议缸内多设置躲避物也可种植水草,这样不仅能有效减少个体间的打斗,还能美化缸体的整体景致,另外饲养成鱼时可在缸内设置躲避罐供亲鱼进行繁殖。还可以在鱼缸中放置几块沉木,通过放置沉木不仅可以调节鱼缸的水质,使水质偏酸性,也可以改善缸体环境,但沉木下水前要提前煮制,以免造成水质发黄。最后要将鱼缸放置在合适的观赏位置,这样能更方便地对鱼缸进行观察。
做完上述准备工作之后要进行加水,注入的自来水要先经过自然曝晒消除余氯,也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消除余氯,比如加入硫代硫酸钠也就是大苏打。然后小心注水,以免引起水体浑浊。
购置过滤装置(滴流、底滤、过滤桶都有着不错的过滤效果)和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一定要挑选质量好的生厂商,以免温度失控给养殖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并设置温度在24~28 ℃之间,要在缸内合适位置安装温度计减少水温与加热棒温度之误差,购置合适长度的Led灯具,每日要对鱼体进行充分光照,这样有助于迷你鹦鹉鱼的发色,使鱼体更加艳丽。若种植水草推荐购买相应的水草灯。
空缸状态下水体循环3 d,放入硝化细菌和闯缸鱼。缸体运转一周以上,闯缸鱼无死亡,则认为养殖环境趋于稳定,这时测定水体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迷你鹦鹉的养殖要求。
购买迷你鹦鹉鱼,购买时要注意区分雌雄,来保证以后配对成功。要挑选体色优美,活泼饱满,体型圆润的迷你鹦鹉鱼。入缸前要对鱼体消毒检疫,防止携带病原体。待水温与缸内水温一致时将购入鱼种缓缓放入水体中。可以在鱼缸内搭配清道夫鱼、黄金大胡子鱼及苹果螺等对缸体进行清洁。
当亲鱼配对成功后可将亲鱼转移到单独的30 L小水体中进行饲养,可在缸壁上粘贴黑背景纸,这样能有效减少外界环境对亲鱼的刺激,待亲鱼稳定后可人为刺激其发情产卵。由于迷你鹦鹉繁殖能力强,要准备充足饲养幼鱼的器具,及时将幼鱼分离,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幼鱼的损失。
在饲养过程中要定时、定量、定质对迷你鹦鹉鱼进行投食,迷你鹦鹉鱼杂食性,投喂线虫、红虫、丰年虾、水蚤、小型颗粒饲料都可。虽然投喂活饵料鱼体生长迅速,但也要注意活饵料的消毒处理,防止其携带病原体。饲养过程中活饵料在投喂前通常用清水反复冲洗,并在清水中饲养一定时间以便于排出饵料体内的污物,再放入杀菌剂或杀菌盐水、亚甲蓝水中浸泡杀菌。在投喂冰冻饵料时要注意充分融化开再进行投喂,以免引发肠炎。成鱼可早晚投喂,投喂的量以鱼30 min吃完为宜。幼鱼可每隔3 h进行一次投喂,刚开始摄食的幼鱼最好投喂丰年虾幼体,也可投喂蛋黄水,但要注意投喂量不能使水质败坏,也可以喂小型颗粒饲料,因为大鱼会嚼碎后吐出供幼鱼摄食。投饲的饵料和小型颗粒饲料要求新鲜不变质,保证鱼的吃食健康。
要养成定期换水的习惯,一般一周换缸体总水量的五分之一,这样有利于促进鱼体新陈代谢,以及降低水体中有害离子浓度。
4 迷你鹦鹉鱼的繁殖
在饵料充足,水温适宜的情况下经过5~6个月的饲养迷你鹦鹉鱼可达到性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