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交通事故损伤
(2)呼吸不规则、呼吸困难,呼吸停止表明有颅脑损伤或高位颈椎损伤、胸部外伤、呼吸道梗阻; (3)脉搏弱,或摸不到表明出血多,损伤严重,处于休克状态; (4)瞳孔不等大,或扩大表明有严重颅脑损伤。 2、对重要脏器力量超过体重的100倍,如同人自三层楼坠落产生的势能。
因此安全带的压迫也可造成几种损伤:
①体表与安全带相摩擦造成局部皮肤擦伤;
②腹部受压造成肠撕裂、穿孔或肠系膜的撕裂(因肠内容物运动的惯性作用);
③肝、脾、胰等器官因与脊柱撞击或受挤压而破裂;
④腰椎突然前屈而发生第2或第3腰椎横断性骨折。
三)车内前座人员损伤
没有系安全带的前座人员的损伤在很多方面与驾驶员的损伤相似。
1、故头撞挡风玻璃比驾驶员机会更多,损伤更重,
2、易从破碎的挡风玻璃处抛出车外,
3、膝部与仪表板相撞成伤,股骨头脱位或骨折等。
4、足部的损伤:车头撞击时还常致前座人员小腿和,其原因是座垫向前滑动,足部被楔入座垫下面而造成,包括踝部的擦伤、挫伤、挫裂创及骨折等。
3.后座人员的损伤
当两机动车辆迎面相撞或头尾相撞时:
主要为撞击伤,损伤是由于与前座椅背的碰撞、与车厢侧壁或顶部的碰撞。
当车的侧面被另一车撞击:
(1)撞击侧方门窗玻璃的损伤。
(2)腰椎脱位、骨折以致截瘫。见于乘客被抛起后猛烈跌落,臀部受力过猛,可引起腰椎脱位、骨折以致截瘫,甚至颅底及脑的损伤。
(3)车内的人员亦可被抛出车外造成损伤。多见于侧方撞击。
此外,烧伤亦是车内人员在交通事故中可以见到的损伤,多发生在机动车由于碰撞或乘客携带了易燃易爆物品爆炸起火引起烧伤,及CO或其他有害气体中毒死亡。
三、饮酒与交通事故
有的国家规定驾驶员血中酒精浓度不得超过0.05%,也有规定0.08%,0.1%,甚至0.15%的。饮酒对驾驶的安全影响极大。美国医学会报告,因车祸而致死的驾驶员中,有40%~55%的人血中酒精浓度(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BAC)在0.1%以上
我国新交通法规定:100ml血中含酒精20---80mg为酒后驾车。
酒精中毒症状:
反应延长,注意力不集中,手臂动作稳定性降低,思维判断以及记忆、条件反射等异常。
同时可出现过分自信、放肆、容易激惹、烦躁、抑郁、疲乏或思睡等反应。
如果发生酒精的“后作用”,可因急躁和疲劳而肇事,
故急性酒精中毒后短时间内不存在适宜驾车的“绝对安全”的BAC。我国禁止酒后驾车是具有科学依据的。
四、肇事车辆上残留物的检测
从法医工作的角度对肇事车辆要注意采集下列物证进行检测。
1、被撞人的血痕,
2、被刮下的皮肤或组织块及毛发。
3、观察轮胎的花纹形态和新旧程度以及上面特殊的磨损痕迹。
4、检查车窗玻璃有无破损,如已破损,应取少许碎片以便与尸体上附着的碎片进行比对。
五、受害人身上的肇事车辆的残留物检测
在车撞人后,车辆迅速逃逸的案件,要特别注意检查受害者的衣服。应将尸体放在一张白床单上,详细检查衣服,观察有无撞落的油漆屑或碎玻璃,有无擦上油污、印有轮胎印痕或沾有泥土。
尸体检查也应重视
第二节 摩托车事故损伤
摩托车事故损伤(motorcycle accidents)包括骑摩托车者及其撞击行人造成的损伤。近年来摩托车事故发生率很高,据报道其死亡率比汽车高26倍,严重损伤率比汽车高36倍。
摩托车易发生事故,
一则因为车速快,因稳定性差,易翻车。
二则因摩托车本身防护设施差。
摩托车撞击行人的机理大致与汽车相似,所不同的是它前面无保险杠,通常是车轮直接撞人,挡泥板、车灯、车把及车把上的后视镜,也可撞人。被撞者有直接撞伤,也可发生摔跌伤、拖擦伤及辗压伤。
摩托车被撞时,
驾驶员损伤:
1、头部损伤发生率高,为主要死因(80%)。
2、小腿的损伤较少见。3、胸部撞击伤
乘座人员:头部损伤为主。
二、铁路列车事故损伤
铁路交通事故损伤指旅客列车、货物列车及车站调车发生冲撞、脱轨、颠覆、火灾以及火车撞轧行人或与其他车辆相碰撞造成的人员伤亡。亦有卧轨自杀或他杀后移尸于铁轨之上等等。
一、案件特点
(一)群体损伤和死亡居交通事故损伤的首位 世界上最大的一起铁路交通事故损伤是1981年6月6日印度东北部的比哈尔部邦巴格马德河大桥上的行车事故。7节车厢掉入20m深的河中,找到尸体1 000多具,估计有2 000名旅客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