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怀古咏史诗专题鉴赏一、积累咏史怀古诗的基本常识1、【咏史诗、怀古诗和代表诗人】咏史诗:咏史”就是针对特定的人或事,针对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历史人物,借此抒发作者的思考、态度,情怀或讽刺时政,从而抒发自己的独到见地。咏古诗长于议论精辟,不一定要讽今,批判现实。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⑷追慕古贤(缅怀先贤)的成就,表达敬仰之情;表达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如杜甫的〈〈蜀相》
⑸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如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6、【常用的技巧手法】
“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双关
“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
“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1)抒情方式: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全诗通篇写景,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者已是故国”、空城”、1'日时月”,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全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感。
借古讽今、借古伤今、吊古伤今
(2)描写手法:
用典〈〈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
对比〈〈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鹅鸠飞。”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
虚实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
联想想象〈〈扬州慢》姜夔
(3)修辞手法:
拟人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第二句使用拟人手法,表面写潮,实为写人,写人的心境,写人的感慨。
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察到石头城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要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可是想当初,这里曾经过六代豪奢,曾经是那么的繁华富贵。而如今山川依旧,金陵城昔日的繁华却难觅踪影。城空空,心空空,潮寂寞,人寂寞。一切都是那么的悲怆,
那么的凄清。面对着这荒芜冷落的景象,不禁引入深思:为何当年的繁华留不下一点痕迹?此外还有直抒胸臆、象征、衬托、比喻、对偶等手法也常用于咏史怀古诗。
二、(咏怀的地点、对象),了解作者的背景身世、朝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典故出处(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或注释),为把握情感做准备。
2、通过品读诗中描写景物,叙述人物事件以及议论抒情的句子来把握诗歌思想情感。
3、根据(明确)怀古诗的一般构思、手法(品情一一品字一一品手法):临古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婉转。
思古人,忆其事——用典抒情——凝练生动,丰富含蓄。
抒己志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扣人心弦。
4、把握诗歌情感的步骤1)明确诗人所咏的人、事、景。
2)抓住写作手法,找叙述人物事件的句子,从而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
3)找议论抒情的句子,进而把握诗人在吟咏古人时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感情。
★答题方法:弄清史实一体悟感情—分析技巧
凡是课本、读本及其注释、练习中所出现过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典故都应牢牢加以掌握,切不可等闲视之。对于唐宋著名诗人的大体经历,也要略知一二,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