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诗经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期称《诗》,又称《诗三百》或《三百篇》,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BC11)至春秋中叶(BC6)大约五百多年的305篇诗歌。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名篇有《关雎》、《伐檀》、《硕鼠》等等。
音乐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郑、齐、魏、秦、宋等),共160首;
“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小雅,燕享之乐也;大雅,朝会之乐也。”
“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40首。
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
“赋”就是铺陈(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诗经》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⑴关关:拟声词,水鸟叫声。雎鸠:水鸟,一般认为是鱼鹰。关关雎鸠:关雎鸟不停地鸣叫。⑵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洲:水中的陆地。⑶窈窕:娴静美好的样子。淑:善,好。⑷好逑(hǎoqiú):喜欢追求为对象。逑,配偶,此处用作动词,意为追求为对象,娶为妻子之意。⑸参差:长短不齐。荇(xìng杏)菜:多年生水草,夏天开黄色花,嫩叶可食。⑹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流,顺水势采摘。⑺寤寐:这里的意思是日日夜夜。寤(wù务),睡醒;寐,睡着。⑻思:语助。服:思念、牵挂。思服:思念。⑼悠:忧思的样子。⑽辗(zhǎn):半转。反侧:翻来覆去。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表示亲近。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他快乐。友,交好。⑿芼(mào冒):选择,采摘。(13)乐:使淑女快乐。(14) 荇菜:浅水性植物,叶片形睡莲。
《蒹葭》篇:
《蒹葭》篇以蒹葭起兴,重章叠唱,一咏三叹,表达追求“伊人”而不得的“甜蜜的忧伤”和“温馨的惆怅”。
说它是一首情歌也可以,也可理解为对外部世界的种种追慕、期盼和渴求。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的“萋萋”“采采”都与“苍苍”的意思相同。
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变成霜。为,凝结成。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伊人:。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即水的对岸。方,边遡洄(sù huí)从之:沿着弯曲的河边道路到上游去找伊人。遡洄,逆流而上。遡,通“溯”,逆着河流向上游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从,跟随、追赶,这里指追求、寻找。之,这里指伊人。道阻:道路上障碍多,很难走。阻,险阻,道路难走。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寻找她。溯游,顺流而下。“游”通“流”,指直流的水道。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到达。宛,宛然,好像。
蒹葭萋萋(qī),白露未晞(xī)。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凄凄:(通“萋萋”)茂盛的样子。与下文“采采”义同。晞(xī):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