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环保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摘要。在介绍XX省转型综改示范区组成、定位、职能、布局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优化环境保护科技队伍、建立多元化环境科技投入机制、改革环境治理体系、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完善奖惩机制、实功能布局,根据“统一规划、整合提升、错位发展”的原则,明晰各园区发展定位及产业布局,形成多板块格式。高XX县区学府园区—汾东拓展区板块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太原经济开发区板块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五大产业,积极布局文化创意、大数据、云计算、北斗导航产业、智能手机全球维修等;太原工业园东山—阳曲板块重点做大物流贸易,做强总部经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布局发展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环保节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产业;榆次工业园板块对寇村、修文、榆次东部汽车园进行整合,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现代物流等产业。
2研究区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环保产业管理和服务。成立示范区环境保护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要对示范区环保发展工作负总责,做到统筹规划,逐层落实,形成发展环保产业合力,进一步明确政府各部门在发展环保产业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充分发挥产业协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强化环保产业管理和服务,全区上下形成环保产业发展的合力。(2)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化目标考核与问责。统筹推进示范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相关领域做出法治界定,研究制定示范区生态建设标准体系,建立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责任追究体系,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将规划环评纳入法治建设层面。实施评价考核与问责,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3)加强科学研究,强化科技支撑。优化环境保护科技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国家有关机构环境科研力量,建立示范区一体化环境科研合作、交流平台,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建立多元化环境科技投入机制,提高环境科技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支持研究开发环保与清洁生产等领域关键技术,形成自主技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4)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健全环保投入保障机制。根据国家《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有关规定,贯彻落实环保产业投资税收优惠政策、信贷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企业用足用好财税政策,各级财税部门积极研究制定财税配套政策。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大对环保产业发展的投入。支持环保产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新材料的开发、示范和推广;支持骨干环保企业集团和环保产业重点领域的发展。协助企业用好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财政贴息、科技创新基金等资金渠道。(5)改革环境治理体系,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实现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与总量控制、环评审批、“三同时”、排污权交易等管理制度有效衔接,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实现一企一证、分类管理,强化证后监管与处罚,形成系统完整、权责清晰、监管有效的管理格局。到2020年实现许可证发放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6)强化市场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强化市场机制建设包括5个方面:加强资源环境市场制度建设;改革环保收费与环境价格政策;逐步实行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完善有利于资源节约、环